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安阳县新闻 >

百村百家行系列采风:“让东于曹村‘飞’起来”

[摘要]原标题: “让东于曹村‘飞’起来” □记者 王晓楠 实习生 王嘉晨 ????初夏时分,风和日丽,鸟语花香。5月6日,记者驱车从安阳日报报业集团出发,沿中华路一路北行,不到30分钟,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安阳县韩陵镇东于曹村。 ????午后的乡村,阳光明媚,蔚...

原标题:“让东于曹村‘飞’起来”

□记者 王晓楠 实习生 王嘉晨

????初夏时分,风和日丽,鸟语花香。5月6日,记者驱车从安阳日报报业集团出发,沿中华路一路北行,不到30分钟,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安阳县韩陵镇东于曹村。

????午后的乡村,阳光明媚,蔚蓝的天,和煦的风。远处几位农民正在田间劳作,依稀可以闻见泥土的芳香,乡村的美好尽收眼底。和以往不同,走进东于曹村,记者先到的并不是村委会,而是该村小学。在学校,记者见到了东于曹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栋和其他村干部,他们正在操场上交流着。“村里非常重视教育,每年教师节,村干部都要特地送来慰问品奖励优秀师生。”学校校长李太平笑着说,“特别是张国栋书记,总是定期到学校,帮助解决困难。平常就算是路过,他也要进来看看师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十分关心老师的日常生活。”“关心教育,就是关心未来。”听到李太平的话,东于曹村党支部原书记张志会拍着张国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教育是大事,咱可得尽职尽责干好啊!”

????临出校门时,记者被挂在校门口中央的校徽所吸引。“因为东于曹村有个‘于’字,取谐音‘鱼’,把一条正在跳跃的鱼设计成C形,寓意每个孩子通过教育插上梦想的翅膀,成为跃龙门的鱼,更寓意咱东于曹村能像洹河里的鱼一样,能够‘飞’起来,早日让乡亲们过上小康生活。”李太平的话一出口,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东于曹村原名为北尉曹村,位于韩陵山下、洹河北岸,是个风景秀丽的村庄。全村有480户、1678口人、1600多亩耕地。自从2005年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村里变化越来越大,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走在村子里,张国栋边走边介绍。行进在硬化的水泥路上,干净整洁的环境和路边一幢幢风格现代的房子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难想象几年前的这里是贫困村。越往村里走,记者看到了文化广场、卫生室、小商店、理发室、幼儿园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看着老人在家门口的广场上晒太阳、聊天,孩子欢快地游戏耍闹,这幅惬意和谐的画面印在了记者的脑海中。

????一座青山、一河清水、几棵古树、几幢老屋、一种手艺或是一段传说,往往就是一个村庄的独特符号。在村中心,有一棵当地村民谁也说不出具体树龄的老椿树,至今仍傲然屹立,枝繁叶茂。张国栋骄傲地说,对于全村人来说,看到这棵椿树就等于回到了故乡。他们要想尽办法保护好这棵老椿树,给子孙留个念想,依靠它寄托乡愁。

????紧接着,张国栋领着记者来到正在蓬勃发展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两天天气回暖,棚里的温度越来越高,地里的甜瓜苗照这个长势,五一劳动节前后保准能卖个好价钱。”刘爱军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喜悦。刘爱军是众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几年前,他在北京做中央空调买卖,赚到了“第一桶金”。刘爱军为了让农民尽快致富,流转土地建起了蔬菜大棚,重新当起了“职业农民”。“说句心里话,俺不仅相中了这片土地,更相中了张书记这样一心为民办实事的领头人。”刘爱军笑着说。

????生活环境变好了,回村发展的村民也多了起来。怎样才能既保持住好的环境,又留得住村民呢?“必须发展现代农业,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张国栋坚信这样一个道理。东于曹村的农田比较分散,不能规模生产,村子也没实力发展企业。怎么办?“深入挖掘农业潜力,从黄土地里刨出‘金子’。”张国栋信心十足地说,“咱想不出好法子,就引进能人帮助想。”2015年,为了实现村民增收,村委会组织村干部对村里的300亩土地进行流转。“很多村民种了一辈子地,突然让他们把地流转出去,都舍不得。”于是,在流转之前,张国栋带着村干部提前入户,起早贪黑挨家挨户向村民讲解土地流转的具体内容和好处,每天都累得筋疲力竭。功夫不负有心人,村干部通过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终于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如今,土地流转让每个村民都尝到了甜头。

????从大棚里出来,张国栋一边走一边介绍:“过去,东于曹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村,长期以粮食种植为主,由于传统种植分布零星、品种少、品质差,俺村蔬菜产业长期以来效益很低,影响农民增收。现在,建了这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很有帮助。”如今,合作社逐渐得到村民认可,由最初的7户发展到现在的76户。同时合作社为50多人提供长年就业的机会,还带动周边村8000多农民致富,人均增收3000多元。

????“大家选我做事,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张国栋动情地说,“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我就是要让乡亲们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东于曹村发展得更好。”在张国栋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村委会,发现村办公场所占地面积很小。“文化广场和卫生室占用的是村委会的地,这也是为了能给村民提供生活上的更大便利。”村干部张晶磊说。“卫生室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它却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张国栋告诉记者。前年冬天,60岁的村民张志福突然感觉不舒服,赶紧到卫生室检查。医生张红沛意识到病情严重,催促老张立即去市区医院就诊。“俺不去大医院!”张志福考虑到医疗费,坚决不去医院治疗。村干部得知此事立刻赶来对张志福说,不要担心医药费,张志福才同意去市医院就医。由于治疗及时,才没有大碍,老张现已痊愈,逢人便说,是村干部和卫生室的医生救了他的命。

????谈起亮丽的村容村貌,村民张志会颇感自豪:“如今,俺村的环境好比棉袄改皮袄,越变越好,一点不比城里差。” 东于曹村的变化,来自于扶贫开发,更离不开勤政为民的村党支部书记。“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村干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干部优则村优,干部劣则村劣。今年,我们将通过强力实施领头雁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像国栋这样的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不出事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韩陵镇党委书记郭建国对张国栋的工作非常肯定。如今,东于曹村干群关系融洽、和谐。该村村民说:“村干部时时处处替群众着想,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办实事,让村民都富起来,这样的干部,我们拍手欢迎。”张国栋说得更干脆:“村干部只要一门心思为群众着想,干好群众想干的事,群众自然就会跟着你!”

????灿烂的阳光下,绿油油的麦苗正在茁壮生长,一种来自大地深处的力量正推动着东于曹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想当好村党支部书记,就要甘当群众的贴心人,要不怕吃苦肯吃亏,不该拿的一分都不能拿。”张国栋一直用这句话鞭策着自己。“下一步,我们要继续硬化村内道路,在尽快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的同时走发展以休闲农业与乡村采摘游为特色的产业富民强村之路,带动村民就业,吸引游客前来。这样,就能让东于曹村靠宜居宜业乡村生态游‘飞’起来。”记者离开时,张国栋这样说。他微笑的脸庞、自信的眼神为这句话作出了最生动的注脚。

????记者感言:东于曹村每一点微小的变化,都离不开村“两委”干部的付出与艰辛。广场上的那棵老椿树,也许正是汲取了干群同心的正能量,才愈发根深叶茂、郁郁葱葱。采访过程中,记者从东于曹村的变化上看到了敢于担当、务实创新、团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也看到了东于曹村这片土地蕴藏着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更宜居、更宜业”正在成为广大村民对东于曹村的新期许。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东于曹村一定能“飞”起来,“飞”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百村百家行系列采风:“让东于曹村‘飞’起来”》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anyangxian/39288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