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2 10:55 我要投稿
孟卫生(左一)和村民吴八妮夫妇讲发展经济打算
□记者?尚丽娟?文/图????山顶郁郁葱葱,山腰果树飘香,山脚流水潺潺……5月13日,记者驱车来到安阳县善应镇化象村,看见这里不仅是最美乡村,其农业景观生态园区也将穷山村变为世外桃源,正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使本地村民增收致富。
????昔日的落后村为何会发生如此惊人的变化?这些改变都离不开化象村党支部副书记孟卫生和村里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
????今年53岁的孟卫生是土生土长的化象村人。16岁时,他独自到外地打工,从一名打工仔到一名小老板,再到一名企业家,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2011年,孟卫生回老家时看到,村里人过的还是靠天吃饭的苦日子,全村80%都是土坯房,村民吃水只能从河里挑上山。因为穷,一些适龄青年找不到对象。此情此景,一下子触动了他的心,自己生意做得再好,家乡经济发展不上去总说不过去。
????2012年3月,孟卫生回村投资开发洹水古寨休闲旅游区。流转土地、修路、打井、拉电、绿化荒山、栽果树、建大棚……孟卫生像上了发条一样转个不停。
????“起初,村里人不理解,觉得穷山村还能挖出宝?不种地咋能吃饱饭?个别村民不愿意流转土地。”孟卫生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请来村里老党员吴王全和孟东生,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自掏腰包请村里人到外地农业先进村参观学习,聘请农业专家到村里讲课培训。2014年,孟卫生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干劲更足了。短短几年,村里开发的洹水古寨休闲旅游区已投资6800余万元,承包荒山3000余亩,流转土地500余亩,开通荒山道路4000米,高标准硬化全村道路5000米。
????“你见过几十斤的大南瓜吗?见过乒乓球大小的西瓜吗?见过红薯长在空中吗?”在化象村的果蔬大棚,孟卫生一一指给记者看。
????“你可不知道,为了照顾这些稀罕植物,老孟专程到山东,住了三天三夜才请来农技师。人家来了吃不惯咱的饭,老孟专门给他开小灶,除此之外,每月还发1万元的工资。”党员干部吴相兵说。
????“我倒不是奔着高工资来的,主要是孟卫生这个人实诚、肯干。现在人说得多、做得少,我佩服愿意豁出全部身家为家乡办事、为大家致富的人。”农技师付建华说。如今,该村已经引进优质苹果、香梨、桑葚、有机油桃、无核葡萄等20余个采摘品种,栽植果树15万株,建成果蔬温棚8座。
????为使大家共同致富,该村采取自愿入股、合作共赢的投资形式,利用村里闲置房屋,建成特色农家院。目前已改造农家院42套,建成观光窑洞9座,建成牡丹园、海棠苑、蒙古包等13个观赏花园。全村已逐渐形成一个集果蔬采摘、农家休闲、婚纱摄影、餐饮服务、生物写生、山水旅游为一体的农业景观生态园区。
????在孟卫生等党员的带领下,现在的化象村村民彻底脱贫致富,人均年纯收入由5年前的七八百元提高到现在的近万元,由原来少人问津的偏僻小山村变成人人争相来参观的城市后花园,由收入无技术、致富无门路变为不出村就有活干、有钱赚的产业示范村。
????“我们村的变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村党支部迅速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研究制订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孟卫生说,村党支部把每月的5日和10日分别定为党员活动日和党员学习日,组织党员学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争做优秀党员。与此同时,村党支部还带领中青年党员到山东寿光、河南鄢陵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解放思想,提高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村民致富结合在一起。
????“党员带了头,俺村群众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吴相兵充满信心地说。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孟卫生:带领群众奔小康》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anyangxian/40001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