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09 15:54 我要投稿
原标题:守护村民健康三十余载
——记安阳县善应镇南善应村乡村医生王来运
图为王来运在为村民诊疗
□记者 苏迅?实习生 杨阳 文/图????“叔,孩子夜里突然发烧了,碍事不?”“来运,我这几天总觉得有点胸闷,你给看看。”“王医生,您看我这手……”7月5日上午,记者在安阳县善应镇南善应村王来运诊所看到,村民正围着他问个不停。
????王来运是一名乡村医生,年近六旬的他用一颗爱心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一心想让乡亲们花最少的钱看好病。30余年执着行医,王来运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安阳市优秀乡村医生称号。
????村民看病离不开他
????“小时候看到医生给病人打打针,让病人吃吃药,就能把病给治好,觉得太神奇了。”王来运对医生职业的好奇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那时他经常买来一些医学书当课外书看。1979年,村里要推荐一个人去安阳卫校学习,高中毕业的王来运顺理成章地被“选中”,从此开始了他的学医生涯。
????卫校毕业后,王来运成为当时大队卫生所一名医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看病,后来,王来运便自己在村里开了一个诊所。
????王来运医学功底扎实,给村民看病时望闻问切,耐心而细致。南善应村是个有3000人的村庄,几乎每个村民都曾到王来运的诊所看过病,他的足迹也遍及南善应村及附近村庄的大街小巷。
????无数个夜晚,王来运总是被急促的敲门声或电话铃声唤醒。每当此时他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出发。“王医生,我父亲的病又犯了,您快去看看吧!”1996年冬天的一个风雪夜,刚刚入睡的王来运被村民王德林的儿子唤醒。王来运背起药箱,带上氧气瓶,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往王德林家。
????王德林患有严重哮喘病,当时仅有微弱的呼吸,经过王来运急救,王德林病情慢慢稳定下来。而王来运并没有离开,他守候在王德林床前,直到第二天早上7时,看到王德林彻底没事了,一夜没合眼的王来运才走出王德林家。
????然而,王来运回到家时,诊所里已经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村民。“你总不能让生病的村民等着吧。”就这样,顾不上休息吃饭的王来运又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
????“很多时候中午病号多,他总是等到下午两三点病号都看完了才去吃饭,有时忙起来甚至连饭都顾不得吃。长期这样把胃也‘饿’出了毛病,经常胃疼。”王来运的妻子侯荣香也是一名乡村医生,说起丈夫没日没夜地工作,她既心疼又无奈。
????“王来运心里装着全村百姓,无论白天黑夜,风霜雨雪,只要有病人,他都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一位村干部这样评价王来运。
????“当医生不能光盯着钱”
????“乡亲们挣钱不容易,能叫大家少花点就尽量少花点。”王来运说,“当医生不能光盯着钱,用药是个良心事,不能叫人戳脊梁骨。”王来运看病能用普通药就不用高档药,能少用药就不多用药,这是他一贯坚持的原则,所以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愿意去找他。
????村民王保生因脑血管病住进了医院,后来因为没钱只得回到村里保守治疗。由于家境不好,王保生每次去王来运的诊所看病都记账,打算到了年底一起结账,然而到了年底却依旧还不上。
????“那能怎么办,不能因为没钱就不给人家看病啊。”从王保生患病到离世的几年时间,王来运每年都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药钱。“王医生,您给俺免了这么多钱,俺会一辈子感激您的。”王保生的妻子杨端英提起王来运的好就禁不住抹眼泪。
????王来运医术精、心眼好,除了本村村民,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也经常找他看病。武关心家住善应镇三仓村,虽说距南善应村有10多公里,但这个从小体弱多病的孩子却是王来运的老病号。
????武关心的母亲痴呆,父亲腿脚不方便,生活很困难。武关心小时候几乎每月都会生病,每次都去王来运的诊所输液五六天,而王来运总是分文不收。“王医生,没见过像您这么好的医生,您不收俺的钱,俺心里过意不去啊!”武关心的父亲逢人就说。
????“武关心现在10多岁了,这几年很少来看病了,孩子身体健康了,我真的很高兴。”王来运说,这些年武关心看病的费用少说也有2000多元,但能给这个特困家庭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觉得特别值。
????是医生更是亲人
????王来运不仅仅是村民眼中的健康“守护神”,也是他们的亲人。
????前些年,村民陈海云患心肌梗死,由于丈夫去世,女儿嫁到外村,儿子又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孤身一人。发病后,陈海云躺在床上几乎不能动弹,王来运便把陈海云接到自己家,除了输液吃药,一日三餐、生活起居也由王来运一家照料。
????王来运、妻子和母亲给陈海云做饭、喂饭、洗脸,甚至端屎端尿。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医治和照料,陈海云的病情稳定下来,王来运这才让陈海云的女儿将母亲接走。“要不是王医生,我早就死了,是王医生救了我一命啊!”恢复健康的陈海云激动地说。
????2012年,村民王卫军突发心脏病,急需做手术。王来运听说后,二话没说,拿出1万元现金送到王卫军家中,借给他看病。
????医无止境。多年来,王来运除了临床总结积累,潜心钻研,还与时俱进,努力吸收前沿医学成果,先后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北京空军总医院和北京中医大学等地进修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给病人看病。”王来运说。
????扎根山村行医30多年,王来运有不少走出去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他甚至在一家医院工作一年多,最终又回到了南善应村。“总放心不下村里的老少爷们,回来心里踏实。”王来运这样告诉记者。
????如今,王来运的儿子已经在市区买了房子。记者问他为啥不去市区享享福、歇歇脚,王来运说:“能为山区的群众提供帮助,对我来说是快乐的事儿,说明我活得有价值。”王来运就像善应河畔的那几株苍翠的松柏一样,想永远守望着乡亲们,这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甘当村民健康的“守护神”
□苏迅
????王来运心里装着山区百姓,他用30余年时间,守护了一方乡亲的健康。面对病人的感谢和赞誉,他总是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乡村医生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是最贴近基层大众的生命守护者。看到有的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王来运就尽量用便宜的中草药去治疗。有的家里付不起药费,他就免收。王来运发现,在偏远农村,由于村民的健康意识淡薄,有了病也不及时就诊,以至于耽搁成大病。所以,在给村民看病间隙,他坚持宣传生活常识、保健知识和急救技能等,他用质朴的医德、医风让他的仁心仁术在农村发扬光大,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山乡群众。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守护村民健康30余载》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anyangxian/42858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