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安阳县新闻 >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转移

[摘要]原标题: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转移 ? —“7·19”特大暴雨抢险救灾安阳县紧急安置群众工作纪实 ? 安阳县基层党员干部不顾自身危险积极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彭长顺 摄) □记者 冀晓东 赵光辉 张文红 苏 迅 姚庆云 郭新星 ????2016年7月19日,一场百年不遇...

原标题: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转移
?
—“7·19”特大暴雨抢险救灾安阳县紧急安置群众工作纪实
?

安阳县基层党员干部不顾自身危险积极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彭长顺 摄)

□记者 冀晓东 赵光辉 张文红 苏 迅 姚庆云 郭新星

????2016年7月19日,一场百年不遇、自有安阳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雨袭击了殷商大地。有近百万人口的安阳县是此次抗洪抢险的主战场。

????灾情就是命令。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副省长王铁带领工作组到我市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市委书记李公乐,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统揽全局、坐镇指挥。安阳县委书记张聪智、县长刘纪献、县委副书记朱宗娟等领导干部和各级部门连夜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一线。

????面对特大暴雨和洪灾,安阳县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放在首位,沉着应对,科学决策,周密部署,靠前指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带领群众有序撤离、紧急转移,确保近10万百姓得到妥善安置,奏响一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战洪魔的英雄赞歌。

????果断决策

????领导干部闻“汛”而动

????7月19日,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自当天1时降水开始到20日凌晨4时,市区降水量为240毫米,已达到暴雨水平。安阳县有6个监测点降水量超过400毫米:上庄村监测点为560毫米、东水村监测点为505毫米、横岭监测点为490毫米、黄家坡监测点为452毫米、都里镇监测点为440毫米、清峪监测点为402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20日凌晨2时许,当安阳县委书记张聪智率领其他县领导赶到双泉水库时,水库的最高水位已达222米,如果再上升2米,就要炸副坝。所幸的是,在达到222米的时候,上游的降雨停了一个多小时。好险哪!就在这一个多小时内,仅磊口乡就救援了120名受困群众。

????安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纪献带领防汛工作组,在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实地查看灾情,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在马家乡一交叉路口,刘纪献带领有关部门人员冒雨保住被困车主,将熄火的车辆推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面对洪难灾害,看到受灾群众流离失所,看到树木、庄稼、车子、房子被大雨冲毁,张聪智、刘纪献不禁湿了眼眶。他们再三强调,要重点保护弱势群体、老人和小孩,竭尽全力做好安置。

????全县19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重灾乡镇12个,受灾村庄353个,受灾人口56万人。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自7月19日以来,全县设置了80多个安置点,组织转移群众98486人。

????一夜之间的人口大转移,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县委、县政府的科学果断决策。

????安阳县在自身承受巨大灾情、巨大损失的同时,还承担着安阳河泄洪的巨大压力。根据崔家桥蓄滞洪区运用预案,安阳河流量达每秒300立方米时,崔家桥蓄滞洪区将在海兴桥溢流堰蓄滞洪水。蓄滞洪区主要分流安阳河的超标准洪水,涉及崔家桥、永和、韩陵3个镇的65个村、8.14万人及7.4万亩耕地。

????受降雨影响,安阳县境内安阳河、双泉水库出现超警洪水,19日下午双泉水库开始泄洪,最大泄洪流量为1500立方米/秒。安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省、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命令,崔家桥蓄滞洪区启用,按预案紧急转移蓄滞洪区内群众。

????时间就是生命,蓄滞洪区的灾民转移工作争分夺秒。安阳县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和生产自救措施,成立抗洪救灾指挥部,启动灾害应急预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深入抗洪抢险第一线,靠前指挥,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迅速行动、通力协作,全力以赴组织群众安全转移,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转移安置,力求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自19日起,安阳县委、县政府干部职工就自带干粮,奔赴磊口、马家、崔家桥、韩陵、永和、吕村、许家沟、善应等8个受灾严重的乡镇,迅速进驻开展工作。“县委、县政府按照预案,迅速成立了后勤保障组、商品食品组、治安安全组、医疗防疫组、群众安置组等工作小组,由两名县领导担任指挥长,专门负责蓄滞洪区的防汛和转移工作,全力做好安置点保障工作。”该县负责同志介绍。乡镇由乡科级干部带队,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落实防、抢、撤方案,组织转移受灾群众,紧急启动IV级减灾应急响应,各乡镇及县水务、电力、国土、住建、农业、民政、公安、移动、联通、交通、教育等部门积极行动,卫生、防疫部门及早防疫检疫,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

????面对重大灾情,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党员自上而下,闻“汛”而动,拼在一线。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提前谋划

????蓄滞洪区群众有序转移

????“崔家桥蓄滞洪区启用,做好转移群众准备!”19日上午10时许,安阳县政府下达的分洪通知传到崔家桥镇政府。

????“大家各就各位,按照既定预案进行!”崔家桥镇党委、镇政府迅速组织召开会议,镇党委书记华明军的话掷地有声。严阵以待的120多名机关干部立即分头入村,开展群众转移前期准备工作。

????11时许,崔家桥镇政府再次接到上级下达的分洪通知,要求尽快组织群众转移撤离。

????崔家桥镇是国家蓄滞洪区,每到汛期,镇党委、镇政府都要安排群众进行撤退演练。上级一声令下,一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数万人大转移序幕瞬间开启。

????按照撤退转移预案,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党员等迅速在各村村委会集中,并通过大喇叭广播把即将分洪的信息及时传递给村民。“汛期来临之前,各村已经对危房户和鳏寡孤独老人进行了排查,全部登记在册。因此,从19日上午10时我们接到通知开始安排布置,到下午3时,全镇各村1000多名危房住户、老人、妇女、儿童等全部转移到安置点。”崔家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进龙告诉记者,提前谋划、未雨绸缪使紧张的群众转移工作一直有序进行。

????崔家桥镇政府专门成立了两个抗洪抢险队,每个村都成立了抗洪抢险小分队,这些由120多名乡干部、300多名村干部、党员组成的抢险队伍成为帮助群众快速转移的中坚力量。

????校车、农用车、县公安局的大型警用车、镇政府的面包车和租来的中巴车等在安置点和全镇44个村庄之间穿梭往返。乡村干部之间始终保持沟通联系,确保车辆在不宽的乡村道路间行驶有序,来往畅通。

????一批批村民坐车到达了临时安置点,在新“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我们采用集中安置、就地安置、投亲靠友的方式对转移群众进行安置。”安阳县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19日22时25分,蓄滞洪区开始进水,30个进水村的群众已安全转移,转移人口4.2万人。截至7月20日,崔家桥蓄滞洪区启用分洪,共转移安置群众43586人,其中,崔家桥镇18100人、永和镇13486人、韩陵镇12000人,乡村出动转移安置干部450人,蓄滞洪水量2500万立方米,蓄滞洪面积20平方公里。

????身先士卒

????干群共谱奉献曲

????“虽然许多工作我们做的还不到位,但高度重视,突出重点算是我们的经验吧。”7月21日21时许,记者在安阳县职业中专安置点见到崔家桥镇党委书记华明军时,他正跟随一辆大卡车给安置点群众送食物。

????崔家桥镇有44个行政村,其中高庄、杨辛庄、李辛庄3个村地势低洼,是崔家桥滞洪区的最低点,所有分洪洪水都要经过这3个村,然后流向东南,而这3个村总人口近1.3万人。

????华明军和张进龙沟通之后,决定由华明军总负责群众转移指挥协调及上情下达,张进龙到滞洪区重点村指挥群众转移。

????“我们丝毫不能麻痹大意,更不能心存侥幸,一定要在洪水来临之前将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19日上午11时许,镇里的会议一结束,张进龙立马赶到高村召开村“两委”会议,把泄洪量、任务艰巨性、严峻性讲给村干部。

????随后,张进龙马不停蹄,先后来到沿安阳河15个村,和每个村的村支书逐一见面。“紧邻安阳河的村庄最容易出现险情,一定要把该转移的群众及时转移出去。”为确保群众转移万无一失,镇政府在每个重点村安排了两名村干部、一名公安民警,他们和村干部一起负责组织群众转移。

????一切安排停当,张进龙又返回高村指挥群众转移。“我新盖的房子很结实,地基牢固且高出地面1米多,肯定没事儿。”“1963年的洪水我们都经历过了,心中有数。”……村民长期生活在蓄滞洪区,防范意识很强,但侥幸心理也很重。

????30余名乡村干部、公安民警分成10个小组,在高村这个有3360人的大村挨家挨户做工作,个别村民死活不愿离开,村干部甚至锁门往外拽。“后来看到来势汹汹的洪水,一些不理解的群众也开始对我们表示感谢了。”一名村干部说。

????7月19日22时,崔家桥蓄滞洪区开始进入分洪,蓄滞洪区共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4万人,集中安置7800余人。在乡村干部、公安民警共同努力下,没有出现一例伤亡,却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7月21日19时,记者在东曹马村村口碰见了崔家桥镇党委副书记张永斌,他正指引消防车给村民送生活用水。“这是今天用的第二个充电宝了,灾后需要处理的事儿太多了。”说话间,张永斌的手机又响了,忙着安排受灾死猪无公害处理。

????在安阳县职业中专安置点,崔家桥镇副镇长韩瑞红带领3名工作人员,为近千名群众分发吃的、用的,协调卫生防疫,并蹚过齐腰深的水为群众购买蚊香、蜡烛,30多个小时几乎没有合眼。“看到父老乡亲得到妥善安置,累也都忘了。”韩瑞红说。

????崔家桥镇纪检书记邵红彬带领3名工作人员,从19日上午11时到20日上午11时,在安阳河海兴桥桥头进行雨情监测,暴风雨中整整坚守了24个小时。

????高村党支部书记张立贵不顾自己已年逾七旬,在深水中带着镇政府干部、公安民警用自制工具解救被困群众。夜间主动让其他干部休息,自己坚持24小时值班。“我生在高村,长在高村,经历4次洪水,村里哪个地方水深、哪个地方水浅我清楚。”老人为自己找理由。

????在安阳县其他乡镇,动人的故事也在上演。

????7月19日,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瓦店乡大寒屯党支部书记沈天明带领100人组成的抢险队伍,在雨中再次筑起了一道河堤人墙。他们冒雨装起了一个个沙袋,雨水淋湿了衣服,鞋内灌满了泥沙。3个多小时滂沱大雨中,抢险队员冒雨装填了1000多个麻袋,新筑起的河堤大坝挡住了持续多时的洪水冲击,保卫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日受灾后,都里镇中层干部王伟、牛江玉、杨爱红等不顾自己的私家车被泡在洪水中,把全部精力投身于抗洪抢险中。东水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海刚做完手术,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冒雨转移群众200多人、50余户。该镇最偏僻、最大的东水村没有出现一例人员伤亡情况。

????7月19日深夜,柏庄镇党委书记程树杰在防汛一线指挥,调度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燕青带领班子其他领导连夜联系村组干部和大型机械,深入各村和防汛重点地段,组织人员逐户排查、逐路段除草清障。廿里铺村“两委”干部逐户通知御路沟沿线群众转移,党支部书记秦培军腿部不慎受伤,但他强忍伤痛,坚持查看灾情;东方红村“两委”干部组织党员群众80余名组成应急分队,帮助村民转移。

????善应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怕危险、迎难而上,6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组织转移受灾群众,运送救灾物资,筑起了一道道冲不垮的铜墙铁壁,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截至目前,该镇已陆续转移1.2万名受灾群众。灾情过后,党员干部又逐村逐户排查人员伤亡情况,安抚群众,争取在第一时间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

????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名干部身上都有感人的故事,他们用坚守与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

????苦口婆心

????户不漏人保安全

????“必须转移!不敢大意!”7月19日23时许,崔家桥镇中艾亭村党支部书记彭长顺和驻村第一书记王大地、乡干部韩端清第三次来到李金海家,催促他迅速转移。李金海腿有残疾,是低保户,妻子智障,家里两个孩子还小,他开了家电动车修理铺。接到需要转移村民的通知,彭长顺等乡村干部就到李金海家当面通知提醒他一定要转移,但是李金海嘴上答应自己却迟迟不转移,让妻子和两个孩子先走了,他自己还在店铺里守着。看着安阳河里的水势越来越高,彭长顺等干部再次到他家催促,李金海终于转移到安置点。“就怕他舍不得东西,要财不要命!看着他转移走,才放心啊!”彭长顺说。“第二天回到家,水还有半米深,幸亏听支书的话转移了!”李金海心有余悸,“支书对咱是真关心!平常党和政府就一直想着俺家,知道俺家困难一直给救助,到洪水来了还是没忘记俺全家老小!”

????严峻的汛情让村里的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着安全弦。接到需要转移村民的通知后,崔家桥镇立即部署镇、村干部逐家逐户做工作,动员群众立即转移到安置点。中艾亭村的村广播7月19日下午到夜里不停地号召群众转移,同时彭长顺等村“两委”干部和乡里的干部分组到村民家多次做思想工作。中艾亭村总共1400多人,1000多人转移到了附近的安置点,还有极少数村民因为家里有新楼房,镇村干部看着他们转移到2楼。

????“村广播里不停地喊让大家提高警惕务必转移,村支书又带着人上门做工作,为了我们的安全,他们真是很操心,看到他们一趟趟在村里做工作,一遍遍蹚着水,真是很感动!”村民张宝玲说。为了乡邻乡亲的安全,镇村干部一遍遍做工作。有一户姓李的村民,在村里低洼地带开修理门市,心疼门市里的机器等,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他不愿意走,镇村干部又想法找到他的亲戚做工作,这才转移。“回来看到门市里的水都齐腰深了!真后怕。”7月21日晚上,记者一行到村里采访遇到李姓村民,他庆幸自己安全转移。

????“不能出现人员伤亡!有人就有一切!”彭长顺在村里耐心地做群众思想工作。“支书嗓子都喊哑了!”李金海感动地说。

????关键时刻,党员冲在前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发挥出来!”中艾亭村有46名党员,彭长顺在村广播里向党员发出党员集结令,并号召在外的党员赶紧回村回家参加紧急转移群众工作。青年党员李鑫正在市里一家汽车4S店上班,看到通知,立即请假赶回村里。“看到支书在微信群里通知,家里也打电话,我就赶紧往家赶,不到20分钟,我就赶回了村里!支书让我负责入村这条主干道上三四十户村民的转移,我还负责观察河里的水位变化情况,及时汇报!”7月21日傍晚村民开始在村里的主干道上聊天。大水退去,村里的道路还有些泥泞,空气里都透着潮湿,村里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唯一不同的是镇村干部还在村里巡逻。记者在村里采访,遇到下班回来的李鑫,他很欣慰自己在这次转移工作中为保卫村民生命安全尽了自己的力量。“我听到村里广播召集党员,就赶紧给他打电话,他那天赶回家就忙着跑邻居家,跑河边,一夜没睡!”李鑫的母亲因为儿子的表现感到很自豪。

????突如其来的洪灾犹如一场不期而至的大考,在波涛汹涌的考场上,每一名党员干部都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书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
??崔家桥镇蓄滞洪区成为一片泽国。(彭长顺 摄)

7月21日下午,消防官兵将饮用水送到受灾严重的崔家桥镇东曹马村。(记者 苏迅 摄)

航拍安阳县都里镇受灾情况。(记者 麻翛然 摄)

群众疏散转移。(记者 姚庆云 摄)

干部贴心护送。(记者 姚庆云 摄)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转移》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anyangxian/43728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