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4 11:25 我要投稿
灾后都里一片狼藉
□记者 冀晓东 麻江盟 刘长青 郭 敏 王都君 文/图????你可知道都里镇?或许你说不知,但你一定知道西门豹治邺的故事。邺,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河南省安阳市北。两千多年来,醇厚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滋养着这方水土。都里镇,就身在这个久负盛名之地。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该镇地处安阳县西北部山区,两省四县(市)交界处,重峦叠嶂中,散落着大大小小18个美丽的行政村。
????你可曾去过都里镇?曾经来过都里的人都醉了,因为这里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被游客们惊呼为“世外桃源”,曾经碧水环绕,鸟语花香、鸢飞鱼跃……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曾经最温暖的山,曾经最温柔的水,在7月19日那天,变得那般令人惊惧。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突然侵袭豫北大地,大雨仿佛从天而降的汹涌河流,疯狂地砸向大山、砸向大地,肆虐的洪水裹挟着泥石疯狂地冲向这个秀美小镇,疯狂地冲向每一个村庄。
????桥梁冲毁,房倒屋塌,都里很受伤
????7月23日一早,我们再次走进都里镇。虽然曾经来过多次,但以往都是走安姚公路,过铜冶镇,到都里镇也不过一个半小时车程。然而,被暴雨肆虐后的大地千疮百孔,原本的道路早已中断,我们不得不绕道,从殷都区北蒙街道办事处出发,走洪积线,转狄青线,一路万分焦急地疾驰。走了两个多小时,快到都里镇时,路两旁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小山坡依然可见雨后坍塌的痕迹。
????车进入都里镇所在地,第一眼令人揪心的便是或干或稀成片成片的淤泥覆盖着道路。沿着都里镇主街一路向前,街边房屋墙上绵绵不断残留的黄色水迹记录了洪水的肆虐。都里镇政府所在区域恰好被山环抱,前街村、后街村、下街村三个行政村环绕在周围,一条小河蜿蜿蜒蜒从村镇穿过。受山洪灾害影响,被破坏最严重的是沿河两岸的房屋。
????眼见之处,原本干净的河水浑浊不堪,残破的房屋比比皆是。在洪灾之前,这条河面原本并不太宽,两岸民房整齐漂亮。“山洪下来时太凶猛,把岸边房子都冲垮了、冲走了。你看前面那座民房,那本该是第三排,现在已经……”指着河对岸一座面目全非的房屋,一位村民哽咽着介绍。顺着河看过去,屋顶、河滩……处处是正在晾晒的棉被、衣物,房前屋后是村民从洪水退去的淤泥中抢救出来的家具、家电,一辆从淤泥中刨出来的汽车玻璃破碎,仅剩下车架。
????下街村的河道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正聚在一起洗刷衣物。灾后的村庄,部分街道还堆积着一片片淤泥。居民家中遭遇大水冲袭,墙壁上露出一个个大洞,有的甚至一堵墙都被冲塌。虽然家里一片狼藉,但一些村民还在忙碌着收拾,晾晒着浸湿的被褥。
????“现在村里400多间房屋被冲毁。村干部正在统计各家各户的灾情。”后街村党支部书记杨全友说,“村里急需防疫部门来进行消毒,并对损坏的道路进行抢修,还需要被褥等生活用品。目前,供电部门的同志正在村里加紧抢修线路,一半村民家里已经有了电。”
????截至7月23日,该镇受灾人口达到9435人,倒塌房屋305户1796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770亩,道路损毁53.7公里,冲毁桥梁14座。
????党委、政府是百姓的主心骨,都里不哭
????面对严峻灾情,都里镇党委动员全镇党员干部进入紧急状态,要求每个基层党组织树立宗旨意识,号召党员埋头苦干,带领群众投入重建工作中,成为群众在大灾中的坚强后盾。该镇要求每名党员佩戴党徽,强化党性意识,时刻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先锋旗帜”。
????都里镇紧急召开会议,及时成立抗洪救灾工作小组,再次明确镇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干部及村“两委”干部的防汛责任,周密布置具体方案,对重点地段派人24小时看守。
????“这场百年一遇的灾害,的确是一场沉重的打击,美丽的乡村霎时间化为乌有,我们又伤心、又心疼。伤心的同时,我们更要坚定信心。面对这样一场天灾,我们要积极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搞好抗洪抢险,搞好灾后重建。”都里镇党委书记程忠玉接受采访时,低沉的嗓音已经嘶哑,“这几天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把无房户、房屋受损户安置好,让他们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医看,能感觉到家的温暖。让群众从痛苦的情绪中转化出来,投入到生产自救中。”
????据介绍,为了避免疫情发生,该镇已经开始防疫消杀工作。此外,目前道路中断的都杨线,受损冲毁的3公里公路正在紧急抢修,争取尽快打通通往北部村庄的道路,然后迅速展开电力、通信恢复工作。
????目前,都里镇仍有部分村庄通信、道路中断。为确保受困村民基本生活,相关部门组织的物资空投已经陆续展开。同时,救援部队从7月22日开始紧急出发,通过肩扛手抬,以最快的速度把发电机、燃油送进受困村庄。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一定会树立信心,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抗击大灾的战斗。”都里镇相关领导表示。
????采访中记者发现,都里镇政府受损严重,干部办公室、宿舍门被汹涌的洪水全部冲开,厚厚的淤泥至今堆积。没有办公地点,干部们就找临时房屋;没有宿舍,他们就自己找地方打地铺,忙到困得不行就睡两三个小时,爬起来又冲到抢险救灾第一线。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都里挺住
????在滚滚山洪来袭,群众生命财产面临威胁的关键时刻,勇敢站出来的是基层党员干部。他们伸出有力的臂膀,挺起坚强的胸膛,铸就了一座丰碑。
????都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葛志强家在安阳县铜冶镇,山洪暴发后至今,他没回过一次家。7月19日上午,雨渐渐变大,葛志强与村干部一起赶往都里镇人口较多的东水村去疏散百姓。雨越来越大,葛志强和东水村干部坚守在河岸边,时刻关注河水上涨情况,并果断安排、迅速组织村里转移群众。在救援过程中,葛志强身上擦破多处伤口,自己却浑然不觉。之后的几天,他每天安置百姓、帮助救援,忙到深夜两三时,早上6时就又起来,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在哪儿忙完就在哪儿倒头就睡。”葛志强话不多,却朴实。
????都里镇上的小康桥是通往镇里多数村庄的必经之路。洪水来临之后,小康桥塌陷了。都里镇纪委书记靳新洲连续三天在小康桥旁指挥清淤、疏散百姓、修葺桥梁。记者见到靳新洲时,他的嗓子已经哑得说不出话。
????暴雨中,都里镇机关干部路卫岗等人开车前往东水村帮助村民撤离,途经漫水桥附近时,水已经漫过桥面1.5米,车也熄了火。经过联系,得知东水村已有镇干部在帮助撤离,路卫岗又立刻掉头赶往下街村,和村干部一起用挖掘机清理河道里的堵塞杂物,帮助河道排水。几名干部都泡在泥水中,一泡就是几个小时。“那个时候,俺不知道累了,也不知道疼了,就想着赶紧疏通河道。作为一名党员,只要能帮到老百姓,我累点没啥。”路卫岗告诉记者。
????7月19日暴雨来袭,拥有1300多人的后街村也危在旦夕。七八米深的后街水库从干涸状态迅速大量积水。随着暴雨肆虐,水位不停地上涨。水库的一段石岸塌陷后,村干部调来钩机,想堵上缺口。然而,由于积水深,钩机在路上差点被冲走,无法到现场作业。
????“开始水库还能向外排水,然而随着雨势加大,山洪下来了。”后街村党支部书记杨全友说,岸边6米宽的水泥路基下面的土层被掏空,道路也被大水冲垮,差点把钩机也冲走。
????“必须马上通知群众转移!”杨全友说。雨势增大后,镇包村干部和全体村干部一路奔跑着,蹚着深达膝盖的湍急水流,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转移到高处。“遇到村里的年轻人,我就动员他跑着去通知大伙儿转移。”杨全友说。
????途中,杨全友遇到驶过的车辆,就拦住车辆,劝说司机不要向前开。“一辆载着6个人的客车从这儿路过,我马上截住了车。”杨全友当即示警,让客车司机掉头。该客车司机表示要到前方宽敞处掉头。“当车上6个人刚从掉头的地方下来,山洪就来了,将这辆中巴车给冲走了,6个人躲过了一劫。”杨全友回忆。还有当地某企业的老总驾车从此经过,也被他拦住,得以成功脱险。
????此时,村干部张大勇也在街上奔跑着通知大家转移。“虽然我爱人已经转移了,但是家里的家电、床和被子等财物全部被淹没。”张大勇说,“那时根本顾不上回家了,得让群众先撤离。”由于手机无电,家人一度以为他被水冲走了。杨全友的车当时停在镇政府大院,也无暇顾及,被水淹了。
????与此同时,都里镇前街村、下街村的村干部和镇干部也冒着生命危险,在村里通知村民们转移。
????“当时,我和村委会主任窦玉海等村干部正在调用钩机疏通河道。”下街村党支部书记赵拴的说,看到洪水来袭,他急忙和镇干部通知大家转移。“当我刚刚撤离到高处,大水就冲了下来。”赵拴的说,如果晚上10余秒钟,后果不堪设想。
????舍小家,顾大家,杨全友、赵拴的等村干部的事迹仅仅是镇村干部英勇抗洪的一个缩影。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
????邻里互助,团结自救,都里有爱
????在灾难面前,村民们互帮互助,携手对抗洪魔,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壮歌。
????昨日,在后街村,记者见到了英勇救人的村民张栋梁、杨福祥和赵现保。
????“当时,我们3人已经跑到了高处,这时候现保听见后面有人喊救命。”杨福祥说。得知邻居家有几个人被困在大水中,3个人二话不说调头返回。蹚着约1.5米深的水,3个人靠近了邻居赵某家,发现4个人拽着窗棂。“这家老太太的儿媳和3个孩子被困,孩子们大声呼救,放声大哭,情形十分危急。”张栋梁回忆。杨福祥冒险回家拿出绳索,和大家攀上赵某家的房顶。
????“我和杨福祥跪在房顶,和现保一起用力,用绳子挽个绳套抛下,让孩子套在身上,先后将3个孩子拽上房顶。然而,当他们用绳索把孩子的母亲向上拽时,意外的一幕发生了。双股绳拽着她升空时,其中一股绳子突然掉下来。”张栋梁说。看到水越来越大,孩子的母亲大声喊道:“别拽了,你们赶紧跑吧!”
????“都是邻居,我们咋能不救你?”张栋梁等人一边喊,一边使劲向上拉,终于将她拽上房顶。此时,跪在房顶拉绳子的张栋梁和杨福祥的膝盖都被磨破出血。
????该妇女脱险后,他们才知道房中还有她的婆婆,但老人此时已经不幸身亡。
????邻里互助和洪魔搏斗的感人事迹,一幕幕在这个山村上演着。
????“我父亲、弟媳和小侄女都是邻居搭救的。”后街村村民赵换平说,她娘家在下街村。当时看到洪水来袭,赵换平的弟媳赶紧去关门,然而滚滚大水破门而入,瞬间水就淹到了她的颈部。邻居赵金林等人发现这一情况后,赶紧跳到她家的房顶上,扔下了绳子,先后将赵换平的父亲、弟媳和八九岁的孩子拽上房顶。“多亏了我们的好邻居啊,要不是他们,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赵换平说。目前,她和家人正在清理淤泥,亲戚和邻居也赶来帮忙。
????在下街村,47岁的村民赵麦生和同伴英勇救人的事迹在村民中传扬。
????“水都漫到了我腰部,情况十分危急。”赵麦生说,当时一名20多岁的青年被困在房顶,惊慌失措。发现求救的青年后,赵麦生拄着一根木棍,以在湍急的大水中维持平衡,一步步赶往该青年被困的房子。接近后,他踏上一个凸起的土包,让青年慢慢下滑,然后用手托住他,搀扶着到地势高处脱险。此时,赵麦生突然想到,附近的小平房还居住着一名80多岁的老太太,可能还未脱险。他又和岳广生及村民“老三”蹚着齐腰深的水赶去救援。见到有人来救,老人放声大哭。3人合力,将老人救出。脱险后,老人抹着眼泪说:“要不是你们,我就没命了!”
????“当时根本没有考虑到什么危险,救人要紧!”赵麦生说,老人脱险后,仅仅过了半个小时,老人存身的小平房就被大水淹没。
????八方支援,心手相牵,都里加油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都里镇一中的受灾群众安置点。一进大门,只见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烧水做饭,当天午饭是捞面条,卤子里有茄子、西红柿等。
????都里镇一中女教师董秀明、都里镇三中教师杨建民等正忙前忙后。他们告诉记者,灾后该镇紧急发出号召,目前,已有36名教师来到安置点开展后勤保障工作。而这些教师中,大部分人家同样受灾,他们顾不上清理自己的家,24小时坚守安置点,帮助搭建宿舍,做饭、洗碗。“群众有什么需求都会找我们,尽量帮群众安置好,让他们在这里吃好、住好。”董秀明说。
????一楼走廊上,来自安阳县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摆开宣传台,医生正在向安置群众进行医疗救治,同时进行灾后防疫知识宣传。“得知都里受灾后,我们迅速派出了10余名医护人员赶到现场为受灾群众提供服务,多出一份力,就多一分希望。”一位医生一边说,一边为受伤村民处理脚上的伤口。
????走上该学校的一座教学楼二楼,多间教室里安放着上下铺,门口还贴着“男宿舍”“女宿舍”等字样,被改成了临时宿舍。宿舍里有桌子,还有给受灾群众放置脸盆、碗、刷牙杯等物品的柜子。
????在安置点的一间宿舍内,村民赵女士正坐在临时床铺边。“我家是前街村的。发大水的时候,我正在家里做饭,洪水忽然就到了家里,很快涨到腰部。我们赶紧上到房顶,然后往山上高处跑,淋了一夜雨之后回来,家里的房子什么都没了。”赵女士慢慢回忆当时的情景。她轻轻地说:“房子倒了,以后可以重建,只要人没事就行。现在有这么多人帮助我们,我们有信心,一定会早日重新建好家园。”
????房屋倒塌、道路被毁,洪灾无情地伤害了都里。抗洪救灾只是一个开始,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供水、供电、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亟待抢修抢通,受伤的都里需要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援和帮助。
????都里是安阳的都里,如今,灾后重建的任务艰巨,迫在眉睫的是鼓足信心,振奋精神。让我们与都里共同携手,坚定信心,共渡难关,一起重建信心、重建家园、重建希望,让美丽的都里早日恢复往昔的面貌,让安阳的“后花园”重新焕发往昔光彩。
山洪过后房倒屋塌
救援物资运达灾区
安置点内秩序井然
灾后都里镇被冲垮的桥梁
村民正在清理家中涌进的淤泥
商贩正在清理被淹货物
伤心的村民
医护人员正在救治受灾群众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哭泣的都里 不屈的都里》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anyangxian/43803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