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安阳县新闻 >

安阳县善应镇:洪灾面前 善应坚强

[摘要]原标题: 洪灾面前 善应坚强 ? ——安阳县善应镇抗洪抢险纪实 ? 天喜镇村村民在往山上拉电缆线 □记者?王洪星?金红梅?邓娴?文/图 ????小南海景区的古石桥垮塌、天南路被冲断、大片玉米苗倒伏、多间房屋倒塌、养猪场被冲走……这一切如一场噩梦,发生在7月19...

原标题:洪灾面前 善应坚强
?
——安阳县善应镇抗洪抢险纪实
?

天喜镇村村民在往山上拉电缆线

□记者?王洪星?金红梅?邓娴?文/图

????小南海景区的古石桥垮塌、天南路被冲断、大片玉米苗倒伏、多间房屋倒塌、养猪场被冲走……这一切如一场噩梦,发生在7月19日深夜,因为百年不遇的一场特大暴雨,突如其来的洪灾使这个位于浅山区的小镇——安阳县善应镇遭受重创:全镇22个村全部受灾、4000余群众受灾、18座桥梁被冲断、道路受损2万余米、损坏房屋1038间、受灾农田5000余亩……

????7月23日,骄阳似火,炙烤着灾后的善应镇,也炙烤着我们为灾区群众揪着的心。记者一行前往善应镇在这次洪灾中受灾较重的村——南平村、中城村和天喜镇村采访。从镇政府出发到南平村,原本驱车半个小时的路程,由于天南路被冲断,记者一行只好绕路,足足一个半小时才到南平村村头。沿路随处可见倒伏的玉米苗、倒塌的房屋和电线杆,天南河的河道里,一排排被冲倒的树木在河道里横七竖八地躺着,树枝上挂着一堆堆从上游冲下来的水草和垃圾,所见之处,满目疮痍,令人揪心。

????这里,究竟遭遇了一场怎样的灾难?灾难过后,这里的群众有着怎样的生活?

????心系群众 逆流而上

????7月23日,安阳县善应镇政府二楼会议室内,全体乡镇干部聚在一起,分派抢修任务和救灾任务,每人领取任务后,立即投入灾后重建的战斗中。

????从7月18日接到洪水险情的通知,善应镇的全体干部已经在抗洪抢险战线上奋斗了整整6天。6天,没有一个人回家。

????每天19时至19时40分,善应镇党委书记赵立新只做一件事,就是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这是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18日晚,看过天气预报后,赵立新预感,未来两天的大雨不寻常。赵立新立即召开镇领导班子会,部署防汛工作,要求所有班子成员到岗到位,防汛物资、抢险队伍全部到位,村干部不准外出。22时,会议结束后,镇领导干部立即按照自己分包的片区给各村干部打电话,重点提出“把老人和孩子安置好”。

????“19日一上班,我们又给各村通知了六七遍,通过电话、微信、广播等形式,确保每个村都能知道暴雨即将来临的消息。”该镇办公室主任李海鹏说。

????19日10时,小南海水库的水位已上涨到164米。水库通知放水。

????善应镇紧邻小南海水库,全镇22个村有13个村都在库区。库区内的村民靠养殖、旅游发家致富。万事有利就有弊。小南海水库在给村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洪灾。

????面对严峻的汛情,镇、村干部不敢有一丝懈怠,挨家挨户通知到库区的每个商户、每位群众。

????19日14时,小南海水库的水位已上涨到173米,泄洪量达每秒300立方米。

????19日22时,小南海水库泄洪量每秒500立方米。

????20日1时许,小南海水库泄洪量每秒650立方米。

????…………

????滚滚洪水急涌而下。洪水冲击着树木、房屋、桥梁……所过之处,片瓦不留。与此同时,大暴雨倾盆而下,雨量已达到600毫米。并且大雨还在继续。

????顿时,整个镇区陷入黑暗世界,一片汪洋。

????赵立新立即下达命令,全体干部到分包片区查看灾情。外面一片汪洋,头上大雨倾盆,如何出门?

????“就是爬也要爬到村里去,看看群众都安全转移没,村庄受灾情况。”赵立新态度坚决,话语坚硬。

????赵立新带头,各包村干部蹚着水在黑夜中向村里进发。“走一段,没路了就坐船,坐一段船,有路就继续走。”赵立新说,留心脚下还得小心上边,躲得慢一点就可能被从山上滚下的石头砸中。

????该镇组织委员吕涛和七八名干部从20日9时到20时,转了9个村。“从19日晚上出门到20日21时,去各村查看灾情的镇干部陆续回来了。”赵立新说,虽然辛苦,但最大的好消息是,各村均无人员伤亡,这是最让人欣慰的事。

????一天一夜的付出有了结果:全镇22个村全部受灾,其中19个村水、电、路、通信全部中断。14个受灾严重或较重的村中,灾情尤其严重的是南平村、中城村和天喜镇村,道路中断,完全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冲锋号。善应镇全体干部迅速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中。

????23日上午,酷暑难耐。该镇人大主席陈献军和南平村干部正在商讨下午救灾物资发放方案。灾后的南平村一片狼藉,连一处遮阳的地方都找不到。脸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流,衣服已经湿透,可陈献军顾不上这些。“来,喝瓶水凉快凉快。”一位老乡拿出一瓶刚领取的矿泉水递给陈献军。“不不不,你们正是困难时,怎么能喝恁的救命水。”说着,陈献军又把矿泉水塞给了这位老乡。

????陈献军只是该镇干部的一个缩影。这几天,该镇的干部除了留守值班的人员,其余的全部到各个受灾村组织救灾抢险。他们不喝群众一口水、不吃群众一口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天南路河道穿越南平、中城、天喜镇3个村庄。洪水冲击河道和两边的房屋,3个村庄受灾最为严重。

????7月19日,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周瑞祥接到镇政府转移群众的通知后,马上电话通知在家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志亮,确保群众全部转移。周志亮挨家挨户通知,仍有不少群众不愿离开。有的说,多少年都没发过水了,这消息真不真呢?有的说,真发了洪水,这家可怎么办呢?住在河道上的牛玉山夫妇怎么劝都不走。无奈,周志亮和几名村干部把牛玉山夫妇硬拖着转移到了高处。他们刚离开,洪水便奔涌而来。看着滚滚洪水,牛玉山吓傻了,庆幸地说:“多亏了村干部,是他们救了俺的命啊!”

????突发的洪水在中城村上演了惊险一幕。7月19日10时30分,中城村下起大雨,大雨过后,洪水就上来了。这时,村里两名十来岁的孩子骑着电动车刚走到村口,就被来势汹汹的洪水冲开了,一个往南、一个往北。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北边的孩子走到浅水处大声呼喊:“快来救人,拿绳子救人!”这时,拿着喇叭正在村里查看情况的该村村委会主任魏新旺听见呼喊,立即组织人员前往施救。

????“当时那水都到大腿根儿了,越往南走水越深,都到胸口了。”魏新旺说。魏向华、常方亮、魏华亮等七八位村民拿着绳子,把雨伞一扔,光着脚向河道对面的高处挪动。这时,被洪水困住的孩子已经爬到了墙上。走了3米,在距离孩子6米远的地方,救援人员再也走不动了。“站下去就会被洪水冲翻。”魏新旺说,走不过去,就拿绳子往树上扔,扔过去让孩子拽着绳子,把他拉过来。“可是绳子扔了五六次均失败,后来在绳子的一头儿拴了一块儿砖,才把绳子扔到树上。”

????被困的孩子得救了。

????当洪水冲过中城村里的河道时,常新芳拉着两个孩子,带着父亲正准备蹚水从河道南岸往北岸走。“不要过来,河里水深,危险。”该村党支部书记常永福的一声呼喊止住了常新芳的步伐。冒着大雨,蹚着齐腰深的水,常永福到家拿上绳子,又返回到河岸,隔着7米宽的河道,使出全身力气,扔了多次才把绳子扔向河南岸机井房的铁窗上。常新芳一家四口站在石头上,抓着绳子以免被冲走,等了半个多小时,水位下降后,才过了河。

????记者问常永福和魏新旺,救人时害怕吗?他们连连摆手,说,啥也没想,当时就想着救人,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采访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为了群众的安危,党员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演绎了一个个真情故事。

????不等不靠??生产自救

????洪水过后,南平村通往外界的道路被冲断了,村里的道路塌陷成了大坑。路不通,物资运不进来,水、电也没办法修通。“第一步先把村里的道路填平。”陈献军说。

????7月23日,记者在南平村采访时,本打算向周志亮了解情况,但双眼通红、满脸汗水、双腿污泥的周志亮只匆匆和我们打了声招呼,就去忙了。“他家里进了2米深的水,家具都漂起来了,污泥很厚,就这也顾不上清理自己家。”陈献军说。

????一天时间,南平村调动钩机、铲车,把村里的大坑路填平了,把淤泥清理了。

????“前天来时,村里真叫个惨不忍睹,看着就让人落泪,树倒了,墙倒屋塌。这两天时间,该铺的铺,该清的清,情况好多了。”该镇中心校校长袁拥军说。

????由于通往外界的道路被洪水冲断,要想往南平村运送物资,必须走中城村的一条小路,这条小路也是中城村灾后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路。被水冲刷后,小路窄得只能走一个人,两个人走就错不开身。

????7月20日,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中城村组织村里二三十人,把原来的小路拓宽。“原来只能过人,现在能过车了。”常永福说。

????一天时间,中城村拓宽了300米的小路,打通了村内通往外界的通道,也成了南平村的救命通道。

????有吃有喝才能安抚住民心,从市疾控中心到中城村驻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姚兴宽深知这一道理。他说:“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有水喝才能减少疾病发生。”

????村里没水没电,但群众的生命不能等。

????姚兴宽自己先垫付5000元买了发电机、抽水泵,每天抽两次水,暂时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

????同样为吃水发愁、主动想办法解决的还有天喜镇村。

????7月23日13时许,太阳正毒、天正热,但天喜镇村的40多名群众正在修理泵房。65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银豹现场组织协调。他们个个脊背晒得黝黑,头上裹着的羊毛手绢也挡不住汗珠啪啪往下滴。

????“吃水的管子都被洪水冲断了,1000多米都是新接的管子。这不,现在正在接电线。”李银豹告诉记者,村干部自己筹了3万元,买了管子、电线。村里4家个体户的电工有14个人,再加上村里的农电工10个人,把电线从龙山煤矿接过来,现在把泵房接通,明天就能通水了。

????为了不耽误吃水,40多名群众白天不休息。“中午吃饭都是送到这儿,要不来来回回净耽误时间。”李银豹说,这天真是热,有时候热得受不了,就跳到河里洗个澡,上来接着干。

????在拉线架管子的队伍中,一名年轻女性在众人中格外显眼。“她叫杨秀芳,是第一小组的组长,和其他人一样,在这儿参加义务劳动。”李银豹说。

????截至发稿时,记者获悉,善应镇 22个行政村生活道路已全部打通,17个村已通电,15个村已通水。

????互帮互助??大爱无边

????在这次洪灾中,中城村的常保祥家被水泡了,米、面没剩下一点。常保祥还是低保户,没有别的依靠。知道情况后,常永福每天给他送些米、饼、馍等,还有邻居常改枝也经常给他送些食物。

????记者见到常保祥时,他正在院子里晾晒被子。“院子里一米多深的水,门冲坏了,床都淹了。”他告诉记者,家里啥吃的东西都没有了,这几天全靠邻居和亲戚朋友救济,要不是他们,生活可咋办?

????孟卫生不但是化象村的党支部副书记,而且,还是化象生态旅游开发公司的董事长。

????生态旅游开发,投入大,见效慢。这时的孟卫生还未见到收益,但已投入了全部家当。

????村里受灾,通往外界的道路受阻。孟卫生的大棚、果树也受灾严重,新建的房屋裂了缝,但他顾不上自己的小家,他首先想到的是乡亲。

????路不通,他用自家的钩机、铲车,把路铺平。然后,自己出资买了一面包车的米、面、油等,免费发放给乡亲。

????和化象村相邻的三仓村外出的道路被一米多厚的淤泥挡住去路,村民想用机械铲平,但苦于没有柴油。听说此事后,孟卫生二话不说,把自家储存的柴油免费送给三仓村,三仓村才得以把通往外界的道路铲通。

????7月23日,记者在善应镇采访时,正好遇上爱心企业来送救灾物资,拉了满满两车的水和方便面;市卫生计生部门组织的医疗小组在南平村义务为村民检查身体……

????采访回来的路上,踩着河沟里摇摇晃晃的石头,记者的眼睛一次次被泪水模糊,一个个身影在眼前晃动,暴雨里、洪水中,有他们的身影;抢险现场、施工工地,有他们的身影……这些身影中,有善应镇的干部职工,有各村的“两委”干部,有普普通通的群众,有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为了百姓的安危,为了灾后的重建,他们永远在一线……

天喜镇村村民在清洗被洪水浸泡的衣物

挖掘机在天喜镇村清理路障

善应镇南平村小学内随处可见村民晾晒的衣物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安阳县善应镇:洪灾面前 善应坚强》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anyangxian/43928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