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8 13:04 我要投稿
原标题:“能到重灾区帮忙,俺心里才踏实”
——许家沟乡岗西村党员突击队抢险救灾侧记
□记者?王嘉晨
????7月23日下午6时许,虽已经临近傍晚,但气温高、湿度大,人就是不干活,在室外也会大汗淋漓。冒着高温酷暑,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去寻找一支特别的队伍——许家沟乡岗西村党员突击队。在许家沟乡李家店村外的山路上,记者发现了一面鲜红的旗帜。不远处,一台铲车正在作业,一群壮汉正在挥锨铲土,抢修道路。陪同记者采访的许家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胡建民介绍,这就是岗西村党员突击队。
????刘志清是岗西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党员突击队队长。他停下手中的活向记者介绍:“岗西村因距山较远,受灾较轻。但是俺看到下堡、王家窑、李家店等兄弟村的灾情后,心情很沉重。能到重灾区帮忙,俺心里才踏实。”
????7月19日的那场暴雨,致使许家沟乡西部的几个村庄道路被毁,房屋被淹,损失惨重。当天夜间,刘志清彻夜未眠,不停地通过手机微信关注本乡其他村庄的灾情。山区几个村庄的受灾情况牵动着他的心。7月20日一大早,在村党支部会议上,刘志清边安排抗洪救灾工作,边与党员商量决定,年龄超过60岁的党员在村里组织帮助本村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身强力壮的年轻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赶赴受灾严重的村庄帮助群众抢修水毁道路。岗西村党支部作出决定后,全村党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
????共产党员刘志军是岗西村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有一台大型铲车。他主动报名参加岗西村党员突击队后,还无偿提供铲车开赴抗洪抢险第一线。69岁的老党员刘春海主动请缨:“我年龄虽大,但身体健壮,我也要参加突击队。”大家都劝他别去,但拗不过他,只得同意他的请求。30岁的党员张富刚以前开过铲车,听说村里要帮助受灾严重的村抢修道路,便报名参加了岗西村党员突击队。当天,一支由20多名岗西村党员组成的岗西村党员突击队就这样成立了。他们自备铲车、铁锨等工具,自带干粮和水,迅速投入了抗洪抢险战场。7月21日,岗西村党员突击队在下庄村清理了近千立方米淤泥。7月22日,他们又转战在管家庄村,疏通乡间道路400多米。7月23日,他们又到李家店抢修道路。
????暴雨过后,李家店村道路多处被冲断,岗西村党员突击队在这里抢修了一整天,车辆还不能通行。
????施工现场,一位皮肤黝黑、满脸是汗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上前询问,得知他正是69岁的刘春海。刘春海语气铿锵地说:“当时,村里不同意俺报名,说俺年龄大。俺就说你们不同意带俺去,俺就自己去。”刘春海和其他人一样早出晚归,一天工作近10个小时。中午,他们在施工现场附近随便找个涵洞、闲房,自支炉灶做饭充饥,饭后席地而坐,靠着墙壁稍事休息后,就又投入战斗。虽然又苦又累,但他依然精神抖擞,表示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坚持到底。
????铲车驾驶室内,一个小伙子正在专心致志地操作机器,只见他满脸汗水,上衣紧贴在身上。突击队队长刘志清介绍,他就是张富刚。平时,他在外务工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元。洪灾来临,他放弃了外出打工挣钱。在队长的招呼下,他才下车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何况开铲车这事儿俺也在行,这都是俺应该做的。”记者问:“你出来义务帮外村抢修道路,你爱人支持吗?”他笑着回答:“这事儿俺当家,她管不着。哈哈,其实她很支持,俺出来时她还给俺准备了吃的用的。”
????“如果没有他们帮助,我们村的村民得多吃多少苦啊!岗西村党员突击队队员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我们村里的人都很感激。”李家店村村委会主任说起岗西村党员突击队,声音有些哽咽,感激之心溢于言表。
????“跟受灾群众相比,我们吃这点儿苦算什么呢?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大家都能尽快度过难关,我们就高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刘志清说,许家沟乡有哪个村庄需要支援,他们就赶赴哪个村庄,直到全乡道路全部抢修完毕为止。
????洪水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有大爱。在灾难面前,岗西村党支部正用责任和担当谱写着一曲抗洪抢险赞歌。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许家沟乡岗西村党员突击队开展抢险救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anyangxian/44072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