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6 14:47 我要投稿
??? 原标题:婚丧嫁娶、添丁进口、上梁搬家……在这些百姓生活的大事中,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礼尚往来本无可厚非,但本来是为了交流感情的礼尚往来却逐渐变了味儿。这些年,为卸掉村民身上的人情债,安阳县崔家桥镇东庄村将移风易俗写进《村民公约》,请看——?
□记者?冀晓东?黄亚明?王嘉晨?文/图
???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工作意见》,突出美丽乡村建设主体,部署加强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陋习工作,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发挥乡村红白理事会在村民事务中的积极作用,以节俭新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本版自今日起开设《古城新风》栏目,欢迎广大读者赐稿。邮箱:ayrbzjb@126.com。
????11月29日,冬日的暖阳一扫多日的阴霾。听说安阳县崔家桥镇东庄村红白理事会理出了移风易俗、厉行节约的新风尚,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在该村蔚然成风,记者一行带着疑问去东庄村寻找答案。刚进村,记者一行就看到了村口文化墙上的巨幅《二十四孝图》,几位老人坐在家门口唠嗑儿、晒太阳。听说我们来打听村里移风易俗的事儿,去年刚给孙子办过喜事的村民王宝军告诉记者:“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作用可大了,办喜宴的事儿只管交给它,一场喜宴给家里省了5000多元。”
????近年,随着东庄村的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用于婚丧嫁娶的人情事儿开销也随之水涨船高,有些并不富裕的家庭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借钱也要把婚丧嫁娶的事儿办得风风光光,为此,村民的人情债越背越重。“明明是拉近彼此关系的事儿,却让村民背上了人情债,人情事儿办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儿了。”该村村委会主任张新顺感慨地说。
????2014年,东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推选村里威望高、责任心强的张荣魁、亢清士、张振魁、张泳魁担任理事,以往婚丧嫁娶由村民自己办宴席改由红白理事会接管,在尊重传统风俗的基础上,坚持一切从简,村民省心又省钱,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红白理事会成立之初,为让村民自觉改掉铺张浪费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他们制作了公示牌,印发了明白纸,还把不大操大办红白事纳入《村民公约》,积极宣传,正确引导。采访中,村民张全魁告诉记者,家里的老母亲已经95岁高龄,半身不遂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他就把每顿饭都端到床边喂老人吃。在他看来,孝道不是攀比,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道。
????今年3月,东庄村村民张成建的父亲过世了,他想请两个吹手班到村里唱戏。该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张荣魁拿出理事会章程劝他:“老人生前你们都尽到了赡养义务,现在老人过世了,咱没必要靠吹手班撑台面。再说,咱村小,请一个吹手班还不够?”张荣魁苦口婆心的一席话得到了张成建的理解和支持。张荣魁说,村民少请一个吹手班,就能省下2000多元,红白理事会就是想法儿为大家省钱的。村委会主任张新顺接过话茬算起了账:“村民谁家婚丧嫁娶办酒席都交给一家酒店进村来办,省了村民的事儿;八凉八热换成了六凉六热的家常菜;待客用烟降低标准,换成了5元一盒的,烟拆开包装放盘子里,客人来了递上一根,仅用烟一项就能省2000元。”据统计,去年以来,该村红白理事会已接办红白事8起,共为村民节省资金5.5万元。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人情事儿理出人情味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anyangxian/51646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