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07 09:57 我要投稿
□记者?张?璐
废弃的树根经过精心雕琢变成活灵活现的艺术品。家住北关区豆腐营街道盘庚西社区73岁的郭德言老人说,根雕艺术让他痴迷,让他沉醉。
?从2004年初识根雕到现在,郭德言已经完成三四十件根雕作品,不仅收获了幸福和快乐,还收获了健康和自信。
?驱散寂寞?美不胜收
?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浑身上下散发出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精气神……6月29日,记者拜访郭德言,这是这位喜欢根雕的老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退休之前,我一直在制药厂当厂长,工作天天忙忙碌碌。2003年,我从制药厂退休,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很不适应,一天到晚不知道该干点啥,糖尿病、心脏病接踵而来,精神状态每况愈下。”郭德言说。后来,他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应该为退休后的生活找点乐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报纸上一篇关于根雕艺术的报道吸引了他,他决定学习根雕艺术,丰富自己的生活。
?郭德言到花卉市场买了一本关于根雕艺术的书,每天在阳台上的小桌子旁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学习,郭德言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他的根雕作品开始摆在自家的客厅。
?“这件作品的名字叫《金鸡报晓》,这件作品叫《采药归来》,那件作品是我最满意的,我给它起的名字叫《翠鸟》,你看它像不像一只翠鸟死死盯住湖面,想要随时出击觅食。”郭德言滔滔不绝向记者介绍他的作品。看着郭德言开心的样子,他的老伴儿十分欣慰地说:“自从鼓捣这些树根后,老郭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身体也是越来越硬朗。”“这都是根雕的功劳啊!”郭德言说。
?克服困难?乐在其中
?根雕好看,制作起来却不容易。“制作一件根雕,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这还不包括选材的时间。”郭德言告诉记者。
?为了能搜集到造型独特的树根,郭德言经常四处“寻宝”。只要他听说哪里修路,都会去转上一转。平时,他更是跑遍了周边乡镇的河岸、沟渠和山坡。
?前几年,郭德言到龙安区龙泉镇的一个山坡上寻找树根,当时正值夏季,一场大雨过后,路面湿滑,可郭德言并不在意。“我看到半山腰有一个造型独特的树根。树根下面有一块石头,我就想踩着石头上去刨树根。谁知刚踩上石头,我就从半山腰上翻滚了下去,当时就晕了,半个小时之后才逐渐苏醒。”回想起这段经历,郭德言仍心有余悸。
?“一件好的根雕作品要有神韵,似像非像,给人无限遐想。因此,构思费时,也很费脑子。”郭德言说。他会盯着树根一直看,坐着看、站着看、躺着看、遮住上半部分看、遮住一侧看,在大脑里想象怎样才能让这件作品更具美感。
?看着一件件精美的根雕艺术品,记者由衷地感到,这些作品不仅凝聚着郭德言老人的心血,更表达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者衷心地祝愿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健康长寿。
《七旬老人的根雕情缘》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beiguan/20029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