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滑县新闻 >

她是农民的“及时雨”

[摘要]图为魏凤梅(中)在麦田里查看小麦苗情(魏家尚 摄) □记者 苏迅 ???? 11月23日是星期天,夜里开始下的蒙蒙细雨一直持续到早上。刚吃过早饭,魏凤梅就急匆匆往滑县半坡店乡沙滹沱村赶——村民郭进有打电话说自家的小麦有点发黄,想让她去看看。 ????“咱是...


图为魏凤梅(中)在麦田里查看小麦苗情(魏家尚 摄)

□记者 苏迅  

? 11月23日是星期天,夜里开始下的蒙蒙细雨一直持续到早上。刚吃过早饭,魏凤梅就急匆匆往滑县半坡店乡沙滹沱村赶——村民郭进有打电话说自家的小麦有点发黄,想让她去看看。

?“咱是为农民服务的,就该随叫随到。”在车上,魏凤梅告诉同行的记者,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了近30个年头,早已模糊了星期天、节假日的概念,因为她知道,种地是农民的大事儿,农民打电话,一定是庄稼上的事要她帮忙。

?到了沙滹沱村,郭进有已等在地头。“耕地时秸秆掩埋有点浅,氮肥施得也少,营养不足,才造成麦苗发黄。不过没关系,马上浇水,追施些氮肥,很快就好了。”听了魏凤梅一席话,郭进有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对农业、农民有着深厚感情。”魏凤梅说,她1983年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把目光对准了农林类院校,并被当时的河南省百泉农专农学系录取。1986年大学毕业后,魏凤梅到她的家乡牛屯镇农技站做了一名农业技术员,从此,她的人生便与农业技术推广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天天和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魏凤梅将课本知识和农业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群众中威信很高。1991年秋天,魏凤梅被调到滑县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回到了县城,但魏凤梅的心却始终留在了她深爱的田间。

?“那时天天跟着老技术员下乡,去县城周边的乡村骑自行车,去离县城远的乡村坐客车。”魏凤梅说,滑县有的乡村距县城50多公里,加上路况较差,坐客车需要近3个小时。他们经常早晨5时就出发,到目的地后赶紧投入工作,等到天擦黑时,再坐回县城的最后一班车返回。就这样,一年下来,魏凤梅跑了全县22个乡镇数百个村,魏凤梅这个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熟知。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这是农民祖祖辈辈的种地传统,如何让科学种田的种子根植在农民心中,是魏凤梅和他的同事们经常考虑的问题。2008年秋天,魏凤梅在上官镇上官村南地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当时村里有个种地老把式叫胡增社,对农技人员搞高产田很不服气,暗中跟他们较劲。他不但加大了施肥量,还天天泡在田地里侍弄庄稼。

?等到玉米收获时老胡傻眼了。“我施肥比你们多,浇地比你们勤,侍弄庄稼比你们下功夫,咋产量比你们低恁些?”胡增社找到魏凤梅道出了他的困惑。魏凤梅告诉他,种庄稼不能光凭经验,关键还要靠科技。从那以后,老胡算是服了气,在他的要求下,他的18亩地全部划入高密度玉米攻关示范田。在魏凤梅的精心指导下,老胡的18亩玉米亩产由上年的不足500公斤增加到650多公斤。

?村里其他人一看,老把式胡增社都开始用新方法科学种田了,他们也纷纷效仿,农技推广工作在当地一下子铺开了。

?分内的事魏凤梅管,分外的事她也不轻易放过。2013年4月,魏凤梅下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时,发现留固镇小营村一块麦田的吸浆虫虫害比较严重,她到村里问了两道街才打听到是张民主家的。她找到张民主,告诉他地里的吸浆虫需要及时防治,否则小麦可能绝收,并详细讲解了治虫方法。由于病虫害得到及时防治,张民主家的小麦亩产有500多公斤,比上一年增收150公斤。张民主逢人就说,魏技术员是他家的“及时雨”,给他解决了大问题。

?今年小麦“一喷三防”期间,魏凤梅分包白道口镇高标准良田项目区,并且负责城关镇、枣村乡、四间房乡的督导工作,忙得她几乎每天都泡在地里。4月24日中午12时许,魏凤梅正在白道口镇项目区给农民讲解小麦防治害虫的要点,突然接到留固镇东信都村一位农民打来的电话,说他家的麦子出现枯黄现象。魏凤梅赶过去一看,发现麦子枯黄是红蜘蛛病引起的,她立即给这位农民开了药方。等到魏凤梅又返回白道口镇项目区时,已经是下午2时多了,这时她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中午饭。

?近30年来,魏凤梅扎根基层,献身“三农”,亲历了滑县粮食总产22年保持全省第一,见证了滑县实现全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十一连冠”。丰收的喜悦绽放在广大农民脸上,也甜到了魏凤梅的心里。

?如今,51岁的魏凤梅不仅是滑县农技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还是农技中心副主任。领导、同事都劝她不必亲自下乡,多指导指导年轻人就行了。“可我在办公室根本坐不住,总想到田间地头,到农民身边,面对面跟他们交流,手把手帮他们解决难题。”魏凤梅说,她从来没有考虑自己担任什么职务,只想踏踏实实做一个天天和农民打交道的普通技术员。

?

短评:向基层农技人员致敬

?□苏迅  

?魏凤梅虽已年过半百,但她依然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奋战在农业生产一线,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默默挥洒着心血和汗水,我们应该为魏凤梅和像魏凤梅一样的基层农技人员致敬。

?近年,尽管各地政府为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基层农技推广事业出台了许多优厚待遇与政策,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毕业生宁愿到乡镇支教,到基层组织担任“村官”,也很少有人愿意到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致使乡镇农技人员后继无人,人才明显出现“断层”。笔者以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与地位不高,二是当代大学生缺乏扎根基层、献身农业的服务意识。

?农村无大事,农民无小事,正是由于成千上万的普通基层农技人员活跃在田间,顶烈日冒酷暑,深入生产一线,才使得粮食产量逐年攀升、广大农民增收。因此,我们真诚地向这些默默奉献的基层农技人员致敬。


《她是农民的“及时雨”》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huaxian/17987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