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5 11:12 我要投稿
□记者李雪
在学生时代,我们的教室后面总有漂亮的黑板报。离开校园后,黑板报似乎就很少出现在生活中了。在我市北关区灯塔路街道光辉路社区仍能看到黑板报,这是社区几位热心人合力办的,今年40岁的张卫波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从2011年开始为社区写黑板报,如今已经有5个年头,成了社区的义务“宣传员”。
一个不知用了多久的帆布袋,袋子里有各种颜色的粉笔、毛笔、广告色,再加一把一米多长的尺子,这便是张卫波办黑板报的必备“武器”。4月8日,张卫波拿着他的这些“武器”再次出现在光辉路社区的办公室。记者眼前的张卫波皮肤黝黑,瘦高个子,一头齐肩长发,颇有艺术家的风范。“张师傅,喝点水再去吧。”社区工作人员张小庆看张卫波从东区特意赶过来,希望他休息一下再去写,可张卫波连一口水都没喝就拿着工具赶到小区的一块黑板前忙碌起来。
张卫波自幼喜欢书法和绘画,特别是在写毛笔字上很有天赋。2011年,他主动找到社区工作人员,想为社区义务办黑板报,发挥自己的特长。目前,光辉路社区内大大小小十几块黑板,都有他办报的影子。精神文明宣传、安全知识、健康知识等是社区宣传的重点工作,需要更换板报时,通常都是社区一个电话,张卫波就来社区拿宣传材料,少则半天,多则一天,黑板报就会焕然一新。不仅如此,社区举办联欢会和知识讲座等活动,都找张卫波来做板书和画画。
在东工路三巷一个家属院内,张卫波指着最近一期的黑板报告诉记者,这期的板报主题是“创卫”宣传。“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备战国家卫生城市届满复审工作。为了让大家了解卫生知识,动员全体居民行动起来,营造浓厚的氛围,我在社区的安排下办了这期黑板报。”张卫波说。
去年12月,社区要将部分黑板报内容更换为平安建设知识。因为时间紧、工作量大,张卫波一连三天都是工作到夜幕降临看不清字后才停手。有居民对张卫波做的事情不理解,认为他不会白为社区工作,可张卫波从没有收社区分文,甚至连一顿饭也没有吃过。
“工作完了我想请张师傅吃饭,但是他都拒绝了。”社区工作人员说。“我觉得一旦吃了这顿饭,所做的事情就变了味儿。”一旁的张卫波笑了一下说,“每次办黑板报时总有人驻足观看,看着自己的付出使居民增长了知识,我心里十分有成就感。有一次正在写黑板报,有位居民拉着孙子让我教写字,当时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记者感言:张卫波是光辉路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做着一件在人们看来极其平凡的事情。为了给社区居民打造一扇知识窗,他不论寒冬还是酷暑,只要社区需要,一个电话就到。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像张卫波这样无私奉献的人经常被人们误解。然而,面对质疑声,他没有动摇,更没有放弃,依旧努力做着最真实的自己,无私地为社会和社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张卫波:社区义务“宣传员”》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15528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