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殷都安阳 >

防震减灾常态化 提高意识重防范

[摘要]安阳网讯 (记者 郝亚伟 孙影影)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显;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5月12日,市“两馆”广场的防震减灾宣传展板上,押韵的“地震自救口诀”吸引不少市民驻足阅读。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也是“5·12...



   安阳网讯(记者 郝亚伟 孙影影)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显;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5月12日,市“两馆”广场的防震减灾宣传展板上,押韵的“地震自救口诀”吸引不少市民驻足阅读。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七周年纪念日。为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市民政局、市地震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且组织代表参观了我市首个I 类应急避难场所。

   市民评价 “这个活动真不错”

   一大早,市地震局、市民政局等单位到市“两馆”广场设置宣传点,通过标语、横幅、挂图、知识手册、传单等形式向过往市民宣传地震时如何科学躲避、安全逃生,怎样识别地震谣传以及农村防震、地震救灾、抢救、防火安全等知识。

   “这个活动真不错,教会了我们好多防震减灾知识。”市民郑先生从现场工作人员手中拿到防震减灾宣传画册,一边认真地翻看一边感叹。“回家后,我要戴着老花镜认真看一遍,让孙子也看看。”郑先生说,他的孙子有些残疾,这些知识对他而言尤为重要。

  树立典范 省级、市级示范学校44所,省级示范社区2个

   近几年各地频发的灾难让大家意识到,比灾难更为可怕的是人们对其不了解和防震减灾意识缺失。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市地震局打出“5·12”防震减灾宣传组合拳。

   “我们将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加强各单位应急演练指导、防震减灾知识进百村等工作常态化。”市地震局调研员刘青云说,“我们还积极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单位,截至目前,我市有省级、市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44所,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2个,市级防震减灾示范企业1家。”

   刘青云表示,地震灾害警示我们,防震减灾意识、知识和技能应成为每位公民的基本素养。当务之急是多部门对防震减灾教育真正重视起来,不仅学校教育要相应强化,全社会也要更加重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对地震等突发灾害的应对能力。

   应急避难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这些场所供参考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记者从市地震局了解到,我市首个I 类应急避难场所已于去年竣工。

   随后记者跟随市地震局工作人员一起参观了该避难场所。该项目位于龙安区行政中心城市公园,占地面积12.2万平方米。该应急避难场所定位于建设一个集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水源、应急厕所、应急供电、应急棚宿区、应急医疗救护、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消防设施等建筑和功能为一体的场所,并且具备视频监控、应急广播、应急通讯等设备。该场所成为安阳市第一个具有综合防灾功能的I 类应急避难场所。

   除此之外,在市区一共分布有十处应急避难场所,分别在:易园、市“两馆”广场、三角湖公园、丹枫园、钢花公园、洹园、人民公园、地一大道、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文峰区殷都区北关区、龙安区均设置有两三处应急避难场所,其中涵盖市场用地、公园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据统计,这十处应急避难场所的实际可用面积共计1424696平方米,可容纳460454人。

编辑:许美美 责任编辑:付亚丽分享到:

  上一篇:幼儿避险演练 学习自救本领


《防震减灾常态化 提高意识重防范》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17079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