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16 09:54 我要投稿
杨永峰(前排右二)将解除隔离、治愈出院通知单交给非洲病人。 (杨永峰供图)
安阳网讯(记者 常秀明 通讯员 郭山保 ) “为正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的中国援塞抗疫医疗队点赞!队长杨永峰是咱林州人!”5月4日,名为“清静自然”的微信账号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消息,在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放的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工作情况后,不禁为自己的高中同学、林州市姚村镇的杨永峰医生感到骄傲。
一时间,来自南京二院、林州籍的杨永峰医生受到家乡亲人、同学朋友的关注。5月4日,记者采访了杨永峰的父母、同学,并通过微信采访了他本人,了解了杨永峰和中国援塞抗疫医疗队的故事。
艰苦努力
已治愈4例埃博拉病人
“防洪抗旱、学习充电、治疗埃博拉患者……”5月3日下午,中国援塞抗疫医疗队队长杨永峰这样总结了刚刚过去的“五一”。据了解,杨永峰今年42岁,是林州市姚村镇姚村人。今年3月12日,杨永峰和南京二院32名医务人员组成中国援塞抗疫医疗队,到塞拉利昂进行为期2个月的医疗援助,杨永峰担任队长。
“经过大家艰苦努力,已经治愈了4名埃博拉病人。”杨永峰说,到达塞拉利昂工作50天来,共收治埃博拉留观病人73例,其中埃博拉确诊病人5例,4例治愈出院,治愈率达80%。在治疗过程中,不仅医疗队全体队员实现了“零感染”,而且在他们的监督管理下,塞方医护人员也实现了“零感染”。
据杨永锋介绍,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埃博拉爆发并波及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几内亚三国。根据WHO的统计,至2015年4月底,全球埃博拉病例14895例,其中塞拉利昂8586例,病死3533例。而在治疗过程中,中国援塞抗疫医疗队的治愈率在所有援塞医疗队中居于前列。
艰辛付出
中国医疗队赢得赞誉
当地时间4月4日,首批被医疗队治愈的两名埃博拉患者出院。
当地时间4月11日, 17岁的孤儿默罕默德被治愈出院回“家”。杨永峰等人帮他联系了当地的救助机构。临走时他用英语表示:“我穿上了中国衣服,我也是中国人!”
当地时间4月24日下午,18岁帅小伙凯维昂出院,当地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
在杨永峰的治疗记录里,记录了一个个病人康复的案例,也留下了一个个康复者的笑容。地处非洲,队员们用“烧烤模式”形容当地的温度。在没有空调且通风不畅的病房内,体感温度在35℃以上,医务人员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行作业。一整套流程下来,许多人全身早已被汗水湿透,防护靴里可以倒出水。
当地时间3月17日17时,中国援塞抗疫医疗队在结束一天紧张的医护工作后,又突然接收一例重症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管理规定,医务人员不能进入病房超过50分钟。当日医护人员已超负荷工作,风险极高。经过紧急抢救,病人转危为安,赢得了塞方医护人员和当地居民的赞誉。“真是感到骄傲!”杨永峰说,“当带有中国医疗队标志的工作班车经过时,路边的居民、商贩、士兵都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向我们竖起大拇指。”
为国争光
亲朋好友都很支持他
“孩子离开50天了!我一天一天地数着呢!”5月4日上午,在姚村镇姚村杨永峰老家,杨永峰的母亲常保云说,既为孩子担心,更为孩子感到骄傲。随后,老人还给记者看了杨永峰的博士照,刚刚擦掉泪水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永峰从小就勤奋努力,学习从来不用大人操心。”父亲杨天顺说,孩子去非洲虽然危险,但是做的是救死扶伤、为国争光的事,家里人都支持他。
“永峰好样的!是我们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杨永峰的堂兄杨爱林也在朋友圈转发了杨永峰的事迹,还打算让孩子们向杨永峰学习。
杨永峰的高中同学、林州市民李先生说:“永峰不大爱说话,但人很热心。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他去外国救援,就从网上搜了搜关于他的事,还真的有很多人关注、点赞、转发。很多同学都打电话询问永峰在外国的情况。他是我们林州人的骄傲。期待他和医疗队早日凯旋!”
上一篇:青少年航模竞赛 林州选拔赛开赛
《赴非抗击埃博拉 安阳医生当队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20638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