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4 11:33 我要投稿
夏天在城市里“看海”,是这几年网友经常调侃的一件事,与貌似轻松的“看海”相比,因暴雨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无疑让人心情沉重。加强防汛工作已经成为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重大问题。防汛,并无捷径可走,需要做好与“汛”有关的各个环节的工作。
首先是讯息。不掌握汛情,不发布讯息,如何防汛?按照目前的科技手段,把握各类汛情并不难,发布相关讯息也很容易做到,但是,能不能做到更准确地掌握讯息,并及时有效地公之于众?讯息不准确,就无法有的放矢地应对。
其次是迅速。建立防汛应急预案,不少地方驾轻就熟,公众关心的是,预案建立后,能不能应得了急?有的地方的预案,名为应急,实则反应缓慢,各个职能部门不仅没做到联合行动、无缝对接,还慢三拍,比如城市的一些街道俨然变成了“地中海”,却不见有人过问;有些市民被困,岌岌可危,仍等不到专业部门施救。
再次是训练。防汛不能只盯着汛期来临的时候,平时就该下功夫,比如,相关部门与民众应实地演练,在日常训练中多积累足够的应对经验。有专业人士称,无论桥梁垮塌还是城市内涝,都有车辆落水的危险,逃到车外最要紧,开门的正确方法是用膝盖顶住车门,用力往外顶,只要能顶出一条小缝,就有逃生希望。再比如,强降雨易引发山体滑坡、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撤离时应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跑……也许这只是常识,但一些民众并不知情,更没有演练过。当然,平时的功夫还体现在城市建设应摒弃那种只重视地上而忽略地下的政绩观等。
最后是教训。灾难也许无法避免,人定胜天也只是美好愿望,但是在灾难面前,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科学抗灾、有效防灾就能减少损失。应对得力,城市内涝并不会导致人员伤亡。最怕的是学费交了,人员伤亡了,却并不引以为戒。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防汛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如何防汛,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比谁都清楚,也更擅长,因为这是其责任,也是其工作,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又如何将制度设计落实到位,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防汛,别只盯着汛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22442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