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04 08:56 我要投稿
□李连军
?阅兵村,是个庄严神秘的地方,在这里,三军列阵,顶高温、冒酷暑,集中开展数月的阅兵训练。8月下旬,离正式阅兵的日子越来越近,笔者有幸走近受阅官兵,看到的是一张张黝黑帅气的脸庞,一列列威武雄壮的方阵。这些表象背后都有着触动心灵的阅兵故事,有着新时代战士热爱和平、守卫和平的情怀和担当。
?关键词:领队
?解读:将校入列也是一个兵
?今年的阅兵,将校领队是一大亮点。在士兵们眼中,他们是一道风景,更是挺立的标杆。
?某型突击车方队领队刘法峰将军从进驻阅兵村那天,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站着军姿看新闻。
?军姿站立是基本功,年轻的战士们早已可以四小时纹丝不动,可年龄偏大的将军,每多站立一分钟,颈椎、腰椎、腿、膝盖等关节都承受着巨大疼痛。可将军依旧在给自己不断加码。先是控制体型,少吃饭,吃也是以素为主,2个月内体重减了10多斤。站军姿,兵们站多久,他就站多久。
?方队长、上校刘瑞江有一段时间腿肿的“不堪入目”,消炎药、理疗、泡脚,他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倒下。“能战方能止战,这次阅兵,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磨练。”刘瑞江还时常给大家鼓劲:“通过天安门的那刻,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军人的形象,展示的是我们守卫和平的信念和信心,一定要把最好的形象和姿态展示给全世界。”
?平日训练时,中队长刘虎和将军、上校紧挨着,无论日晒还是雨淋,将校领队都从未缺席训练,刘虎告诉说:“排头兵站排头,将校领队的刻苦官兵们看在眼里,由衷敬佩,他们在大家心中竖起了标杆。”
?关键词:汗水
?解读:每天10斤汗浇铸出“铁腰杆”
?驾驶舱里,戴着工作帽驾驶员明金山感到自己耳罩里的水已经满了,这意味着耳朵被泡在近40度的汗水里,至少已经2个小时。
?那种感觉“一言难尽”,这是阅兵训练场上的常态,喝不完的水,流不尽的汗。后来,大家学聪明了,把饮料的吸管剪下一截,塞在工作帽的棉垫下导汗。于是训练场上有了一道“靓丽风景”,每个人耳朵就像装了一个小型水龙头,不间断、滴答的流着汗水。
?有人做过统计,酷热的天气下,受阅战士每天要喝近15斤水,流10斤汗。
?出汗多了,容易脱水中暑,更影响训练。于是,大家发明了各种奇招妙招来降温防暑。
?每天训练前,都要口服藿香正气水,衣服兜里必须揣着仁丹、风油精等防暑药品。乘员李浪说,“发给每个人的藿香正气水,必须喝,医务人员会盯着我们喝下的。”
?赶上高温天气,为了给训练的队员们降温,伴随保障的军医杜冬生和卫生员贺竹谋有了一个新任务,带上喷雾器,定时向大家身上洒水降温,这对大家来讲“如沐甘霖”。
?汗水浇铸了受阅官兵铁一样的腰杆。几个月的训练,所有受阅官兵做到了2小时军姿“一动不动”,40秒内眼睛一眨不眨。
?关键词:维修
?解读:万无一失是共同的追求
?走在路上,当看到一颗2毫米的螺丝时,很多人都不会放在心上。可某型突击车方队总教练赵治平,却在38度的高温下,和这颗螺丝较了2个小时的劲。
?发现水泥地板上的这颗螺丝后,赵治平找来一个维修底盘用的躺车,钻进车底,逐个车辆排查。38度的高温,很快让赵治平的身上像“水洗”一样。2个下小时过去了,终于在一辆战车的减震器上发现了少了一颗螺丝。
?“那颗螺丝实际上无关紧要,可战车开上训练场,必须确保零失误,做到万无一失。”像赵治平一样,阅兵村担负修理任务的修理工们始终在追求着极致:任何时候都要确保战车问题归零,哪都不能出问题。
?赵宗刚是方队的“宝贝”,一级军士长,从军29年,和装甲车打了29年的交道,被誉为“铁甲神医”。可老赵依旧不敢大意,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带着修理工过筛子一样,把战车里成千上万个电路插头、管线接头的位置、功能都摸得一清二楚。
?问题必须解决在正式阅兵之前,预防故障隐患往往比应急修理更关键。赵宗刚带领大家拿出了三大类120个防抛锚措施,制订出装备检查、保养一系列标准流程。据统计,进入阅兵村以来,他带领战友共排除各类机械故障450余台次,自制维修器材、工具达40余项,节约经费50余万元。
?关键词:餐厅
?解读: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光
?走进阅兵村的餐厅,凉爽扑面而来。每个餐桌上都有一个精致的小花瓶,插着两朵艳丽的小花,“雅致,有情调。”在大家眼里这是一道特别耐看的风景。
?一日三餐是受阅官兵们最惬意的时光,吹着凉风、看着电视、吃着美食,当从训练场归来,带着满身大汗走进餐厅,这是一种舒畅的享受。
?阅兵训练枯燥、单调,后勤保障人员想尽办法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尽可能的丰富饭菜的品种。
?来自四川的三个中士大厨唐成备、何平文和调剂师赵勇的灶台上写着同样一句话,“精心烹饪,灶台也是阅兵场”,他们被大家亲切称呼为“食神”。唐成备介绍说,每餐要保证六菜一汤,3种以上主食。
?后勤助理张强有一项特殊任务,每天负责为值班、执勤的官兵打饭送餐。在车场值班的战士们清洗不方便,每次送饭,他都会细心的把水果、餐具洗干净,用保鲜膜裹起来,防止运送途中沾上灰尘。
?吃饱吃好,更要吃出健康。随队保障的军医杜冬生每餐都要提前对餐厅进行消毒,每道菜、主食都要逐一进行安全检测,杜军医说:“不敢有丝毫马虎,保住健康,才能让大家以饱满精力踏实训练。”
?关键词:淋浴间
?解读:“当务之急”是去洗个热水澡
?从训练场归来,西下的夕阳刚好落在山顶。中士白照阳抓紧卸下沉重的防弹服,防弹服还在滴着水,那是纤维吸收的汗。
?几分钟后,值班员哨音响起:“集合洗澡。”从训练场归来,意味着一天的训练结束,当务之急是去淋浴间冲个热水澡。
?淋浴间很大,大到能同时容纳200多人淋浴。中午、晚上定时开放,供应热水。热水洗去的是汗水、疲惫,更洗出了快乐和放松。
?淋浴间一侧是洗衣房、晾衣间、电话亭。只要时间允许,白照阳的每天晚上的流程基本不变,洗澡、洗衣服、晾衣服,然后打电话。
?此刻,和远方女友的恋爱正是“白热化”阶段,白照阳享受着浪漫、温馨,同样黝黑的脸上荡漾着满满的幸福。
?爱情的滋润,让他似乎觉察不出脚底的疼痛。长期的军姿、队列训练,脚底上长了一个不小的鸡眼,走着、站着都疼,钻心般的痛他愣是对谁都没有讲。“每天用剪刀把老茧割一割,不会影响训练的。”他是怕一旦停下,会跟不上战友们的训练进度。
?连热恋中的女友都不知道,一方面是怕她担心,另一方面,他向女友承诺过:一定以最好的形象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那时候荣光也有你的一半。
?给女友打完电话,躲在一棵大树下,掏出一把小刀,借助路灯,白照阳开始修理自己的脚底板。
?关键词:阅兵脸
?解读:那是刻在脸上的荣光印记
?“瞧,对面走来的定是修理工,脖子黝黑,旁边那个是个乘员,脸上的有钢盔印子。”在阅兵村,各个岗位分工不同,分辨官兵岗位的最好办法就是“刷脸”。
?就像是工厂流水线里生产出来的一样,所有受阅官兵的脸都差不多,钢盔顶部遮住的部分,白的耀眼,黝黑的脸上,钢盔袋子勒出来的印子,把整个脸庞划分了3个区域。
?起初,发现自己脸上一道道勒痕时,驾驶员贺国光心中忐忑不安,阅兵结束后,他和相恋6年的未婚妻相约举办婚礼,这样的脸怎么在婚礼上露脸啊。
?贺国光的婚礼原本是要在今年的五月一日举办的,可当接到要他参加阅兵的命令时,贺国光和妻子一商量果断决定推迟婚礼。
?很快,贺国光发现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身边的战友们脸上都有这样的“阅兵脸”,当大家对着镜子时,眼睛里流露的是自豪,这独一无二的“阅兵脸”不是谁都能有的!
?周末和妻子的电话中,和妻子讨论起“阅兵脸”,妻子先是银铃般的一阵笑,接着,一句话让贺国光心潮涌动:“你这样的脸庞出现在婚礼上,只会为我们的婚礼增辉,那是你们刻在脸上的荣光印记啊!”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大阅兵】阅兵印记:信念和汗水见证荣光》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23870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