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29 11:39 我要投稿
□ 记者 尚丽娟
?? 干净利索的平头、略显腼腆的笑容,穿着一身沾灰带土的衣裳,11月26日,这是记者见到我市市政维护处搅拌站站长李江涛的第一印象。
????“记者同志,不好意思,这两天刚下罢雪,我得赶紧去看看我们新更换的两台大型设备的气阀咋样。”李江涛边说边拍拍裤腿上的灰,搓掉鞋上的泥。
????“你瞧瞧,这就是我们的‘打炭站长’,每天都跟上足劲的发条似的,我们都不敢懈怠。”同事李安生说。
????今年43岁的李江涛1997年参加工作,2008年到我市市政维护处搅拌站当站长。8年来,李江涛和同事们一起出色地完成了每年的工作目标,连续8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生产沥青混合料累计12万吨。他本人也连续多次被评为市住建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得2012年安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为啥大家都喊您‘打炭站长’?”记者不解地问。李江涛闷头一笑,不吭。“还是我给记者介绍吧。”李安生说,“市市政维护处主要职责就是保障路平、下水通。可以说,维护处就是全市市政道路的‘4S店’,而沥青混凝土搅拌工作是道路维修中的重中之重,没有我们生产的混合料,市政道路就无法摊铺,群众出行就不顺畅,李江涛就是搅拌队伍的领头羊。之前,我们的设备老旧,生产沥青混凝土前要先将煤炭粉碎(简称“打炭”),每当任务繁重紧急时,李江涛总是带头顶上去,浑身上下落满了煤粉,最严重的时候只能看到白白的牙齿,就像刚从井下上来的煤炭工人,所以被大家戏称为‘打炭站长’。”
????“人手少,我不上也不行啊!”当记者问及当站长还得亲自干活时,李江涛憨厚地笑笑说,“现在整个搅拌站才9个员工,一个人不干活就保证不了市政原料供给!”李江涛说,“由于市区道路年久失修,市内60%以上、180多条城市道路维修原材料的生产任务全部压在了搅拌站。这要是不干活,原材料供应不上,市民出行可就成大难题了。”
????记者了解到,每年5月至7月是该站工作量最大的时候。“夏天的时候,搅拌滚筒的温度能达到200℃,别说站在旁边,靠近一点儿都能把人烤晕了。”李安生告诉记者。有一年夏季生产过程中,成品料斗车限位开关失灵,提升成品料斗车的钢丝绳发生了脱落,在大家盘绕钢丝绳时,由于撬杠突然打滑,缠绕一半的钢丝绳快速回转将李江涛从脚跟绊住甩出1米多远。“当时我也在场,眼见李江涛都走不了路了,我们赶紧送他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没有伤着骨头,他硬是一瘸一拐又回到生产一线,和大家一起工作到晚上才回家。”李安生说。
????在我市“创卫”工作中,道路抢修任务繁重,沥青混凝土搅拌任务大大增加且时间紧迫。李江涛克服困难,不讲条件,不计得失,想尽一切办法带领全站员工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有一次,煤粉机发生故障,搅拌站被迫停产,急需更换备用的煤粉机。原来需要用一天时间才能完成的更换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齐上阵齐动手,仅用两个小时就完成了更换,缩减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创卫”工作顺利进行。
????今年5月,搅拌站的老旧设备退役,新的沥青混凝土设备和水泥稳定碎石设备分别投入使用。“新设备一上,我这‘打炭站长’也摘了帽。”李江涛乐呵呵地说,“新设备从煤炭提供热能改为使用天然气,更环保更节能。不过,这对我们的技术人才、安全防范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会不断努力,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李江涛:身先士卒的“打炭站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28194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