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04 09:43 我要投稿
□ 本报记者 刘剑昆 实习生 李 瑞
辞掉公职,放弃在外优越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发展企业,并立志把企业做成行业内的标杆。这是林州光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伟的经历。
“搞企业就得务实,脚踏实地干,决不能搞花架子!”李志伟有着儒雅的外表,但是他的作风和他的话语一样,像当年修渠人的铁锤砸在岩石上。记者每次到光远公司采访,总能在车间看到他的身影。2月2日,记者再次在该公司的生产一线见到了他。
李志伟生于1975年,本科毕业后在外地一家非常好的单位工作。他一直心系家乡,希望为家乡做点事。2011年,他毅然回到家乡投资发展企业,成立光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凤宝集团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上的一个新能源环保项目。从征地到建设厂房再到建成投产,李志伟都亲自把关,确保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在项目建设之初,李志伟就提出了建设行业标杆企业的目标。光远公司在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期电子纱项目从破土动工到点火仅用了12个月的时间,创下了国内外同行业项目建设速度的新纪录,被国内外同行誉为玻纤行业的“林州速度”。
在项目建成投产后,李志伟特别注重生产工艺的水准,力求选择最先进的设备,确保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业内专家多次论证,项目选用了多项国际先进的成熟工艺技术。
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人才的构建和优良的团队。为打造一个好的团队,李志伟不惜重金选拔优秀人才,聘请电子级玻纤行业的专家宁祥春为公司总经理。通过对人才的层层把关,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企业永恒的生命力。李志伟紧紧依靠企业员工,深化企业管理,加快设备技术改造,加强市场开拓,加速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公司产品产量、质量、效益的不断提高,仅半年时间就达产达标,生产不同系列产品20余种,其中,D450、D900超细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河南省池窑拉丝的空白。在电子纱项目投产后,李志伟审时度势进一步挖掘企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建设配套4000万米电子布项目。电子布项目已顺利投产,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李志伟始终坚持面向本地安排职工,绝大多数职工都是周边农民及林州籍大学毕业生。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多次为慈善事业捐款,并通过公司工会等,帮助困难职工。
李志伟先后被评选为林州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十二届安阳市政协委员、林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2015年,李志伟获林州市红旗渠精神奖章。
图为李志伟(左二)在生产车间向参观者介绍生产工艺。
(本报记者 刘剑昆 摄)
《李志伟:敢闯大海弄春潮》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32918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