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9 16:32 我要投稿
原标题:一场跨越三省的打假护农行动
林州市查处伪劣化肥案纪实
□记者 刘剑昆
通讯员 张国声
?? 春节期间,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农资案成功告破的消息在林州市传扬开来。经过6个月的努力,该市有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辗转河南、山东和湖北多个地方,成功抓获了涉案嫌疑人。
????市场抽检 检出劣质复合肥
????2015年8月17日,林州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在进行市场抽检时,发现横水镇某农资门市部仓库堆满了3种牌子的复合肥。这3种复合肥共计275袋。执法人员随后取样送检。
????检验报告显示,这3种牌子的复合肥含量指标严重不合格,其中钾含量超低,农户一旦使用,势必造成减产。该局局长郭玉林责成横水工商所立案调查。当办案人员赶赴该农资门市部送达检验报告并进行检查时,发现仓库已空空荡荡,堆积如山的化肥不见了。
????办案人员调取了门市部的化肥经销台账,询问了门店负责人管某和实际经营人管某某。管某某称,该批化肥是郑州农资市场李小飞供的货,该批化肥已一次性销给林州市桂林镇一家大型农场。
????办案人员拨打供货人李小飞的电话,发现电话已停机。办案人员又赴桂林镇调查,发现该批化肥已全部用于林场的苗圃和种植的药材。树苗和药材生产周期较长,暂时无法评估损失。工商部门依法对该农资门市部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将抽检报告和处罚决定先后函告化肥标称的生产地武汉市和青岛市的工商部门。
????追根溯源 历经千辛万苦
????农资案件非同小可,一个疑问萦绕在工商执法人员心头——这批不合格化肥的源头在哪里?
????林州市工商局详细分析案情,确定结案后的后续追查问题,要求顺藤摸瓜,追根溯源。案件上报至安阳市工商局,局领导明确要求将案件一查到底,不留任何隐患。
????2015年12月20日,林州市工商局紧急抽调12名执法人员,兵分三路,一路赴湖北武汉调查两个化肥生产厂家;一路赴山东青岛调查一化肥生产厂家;一路赴郑州农资市场,排查3个牌子化肥的经销商,寻找供货人李小飞。
????外调人员风尘仆仆,在武汉和青岛都无法查询到生产企业的任何信息。外调人员碰头以后,从注册档案上查证3家企业的股东身份,惊奇地发现3家企业的股东身份信息显示均为许昌人,联系方式为同一个电话号码。郑州农资市场外调人员也没有找到李小飞此人。种种迹象表明,以上3家企业涉嫌提供虚假登记资料进行工商注册,有造假嫌疑。
????剥茧抽丝 揭开造假黑幕
????林州市成立了案件领导小组,由工商、公安抽调10名人员组成专案组。工商局汇总调查信息,公安局调取农资门市部周边的所有监控,查找送货人的车辆踪迹,调取管某某的通话记录和涉案企业股东的个人户籍信息。
????经过认真分析比对,案情有了重大突破。户籍显示,以上3家企业的股东为家族式成员。经管某某辨认,供货人并非叫李小飞,其真名叫邵某。通过技术手段,专案组进一步锁定了邵某的活动踪迹和常住地郑州市某小区。2016年1月4日晚,邵某归案。根据邵某供述,涉案相关人员全部落网。
????执法人员初步查明,罗某、孙某等家族成员分别在湖北、山东等地提供虚假地址注册公司,与荥阳市某化肥厂相互勾结,冒用注册商标、生产许可证和化肥登记证,大肆制售伪劣化肥,家族成员邵某主要负责销售。上述3种不合格化肥除销往林州外,还销往开封等地。
????目前,警方已将涉案企业查封,冻结银行账户,正在追查另外两名嫌疑人,并详查伪劣化肥的生产数量及具体流向。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林州市:一场跨越三省的打假护农行动》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35800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