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05 15:48 我要投稿
图为记者张璐在磊口乡泉门村采访 (记者 高安宁 摄)
□记者?张璐
????一座座房屋被冲毁,一棵棵树木被连根拔起,桥梁被凶猛的洪水冲断,道路出现裂缝和塌陷,车辆侧翻在淤泥中,很多群众无家可归……面对凶猛的洪水,我们显得那么弱小与无助。然而,灾难面前,各级党员干部和受灾群众又是那么坚定和执着。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很荣幸参与其中,为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作出新闻人的那份贡献。
????7月23日,我与同事一行到受灾严重的安阳县磊口乡采访,准备把灾区的情况真实地报道给广大群众。然而,越靠近目的地,我的心情越沉重,一场大雨带来的灾害远比我想象的要严重许多,真的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我们来到受灾最严重的清池村、清峪村、北磊口村、泉门村进行采访,挖掘抗洪救灾过程中感人的瞬间。在磊口乡工作人员袁利丰的带领下,我们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灾情。在北磊口村,道路、房屋大多被泥石流冲毁,车辆侧翻在淤泥中,一幢民宅整体下沉、局部断裂,整个村子面目全非,当时的场景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永远挥不去的记忆。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有伏告诉我们,7月19日那天,他自己也被洪水困住。他没有慌乱,而是组织其他被困人员等待救援。在泉门村,途经一座危桥,我踉踉跄跄地走着,一不小心差点摔倒。一位20岁左右的女孩儿拉住了我,想要搀扶我过桥。我心中充满感激,但还是拒绝了她。比起眼前这个千疮百孔的村落与村民百折不挠的精神,这崎岖的路又算得了什么。
????烈日当头,就像蒸笼一样。我们继续徒步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汗水浸湿了全身。同事的脚陷入泥里,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拔出来。等同事简单清理后,我们手拉着手、相互搀扶着继续前行。身背相机,手拿采访本,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在危难时刻,和受灾群众在一起。
????在现场,我亲眼见证灾难面前大家的坚强和团结,也让我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不怕艰难,不怕吃苦,深入到一线,到群众当中,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在灾区体会感动与责任》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46428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