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7 15:47 我要投稿
图为工作人员在记录石刻内容。(记者 刘剑昆 摄)
□记者 刘剑昆
??? 林州市黄华山景区发现石刻群,这些石刻彰显着醇厚的古代文化气息。10月8日,记者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到黄华山进行了采访。
????当天,记者与林州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张振海和曾经对石刻进行过探访的林州市作协副主席张国生同行。在黄华山,记者一行见到了石刻群的发现者、黄华山风景区管理处主任靳林峰。他是林州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对黄华山的文化遗存很感兴趣,正是这种兴趣让他发现了石刻群。
????靳林峰带领记者一行详细查看了石刻群。石刻群主要集中在觉仁寺附近的河谷和荆棘丛中。河谷中可见多块形状各异的巨石,河谷北侧的巨石上刻有古体字“飞雪亭”,河谷中的石壁上刻有“燕石”和“明月池”字样,旁边还有字迹,但模糊难辨。河谷南侧的石壁上刻有“漱石”,旁边可见刻有“罗山令李若先书”字样。向东走可见石台上刻有古体字“弈棋台”字样,下面的石板上则刻有一个略显模糊的象棋棋盘。再向外走数步,可见一块突出的巨石顶上刻有“山中天上”。拨开下面的荆棘,可见石头上刻有古体字“坐息处”。折向河谷北侧,穿过荆棘丛,可见两块立着的石头支撑着上面的一块巨石,行人可以从下面俯首穿过,旁边一块古碑上刻有“石阙”二字,折行至巨石顶上可见上面刻有“何处得来”四字。沿河谷下行可见“鸣玉峡”“莲花池”等石刻。由觉仁寺向上行3公里,在迸珠帘瀑布东200米处可见山路边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一首描写黄华山风景的诗文,部分字迹模糊难辨,落款可见“朝歌司理童正蒙书”和“明万历十九年二月”字样。据初步统计,石刻共有30多处。
????林州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张振海说,根据痕迹确定,这些石刻均为古代流传下来的石刻。但是,具体这些石刻是哪个朝代的,除了有明确落款的以外,其他难以确定。“飞雪亭”处的石刻最为集中,可见这里在古代是文人雅士聚会和吟诗作赋之处。张国生介绍,他前些天登临这里后,查阅了“漱石”“何处得来”等石刻的来历。“漱石”出自《晋书·孙楚传》,“漱石”与“枕流”合为“漱石枕流”,指隐居生活。“何处得来”出自《欧阳修传》,意为人才或景致罕见难得。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林州市黄华山景区发现石刻群》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50561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