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16 13:53 我要投稿
图为牛揆在整理史料
□记者 郭荣 文/图?? 18岁,他担任林县县委成员的辅导教师;36岁,他辞职下海变身为包工头;43岁时,他委托他人管理蒸蒸日上的建筑公司,自己躲进一家高等院校图书馆一年半通读史书,记录两尺多厚的阅读笔记;年近70岁时,他负责林州旧志的点校整理工作,历时三年,用心血和汗水编撰成一套80余万字的《林州旧志汇编》;如今74岁的他仍然全力以赴,正在编写《林州旧志拾遗》,预计明年春天完稿。
????办这些 “牛事”的主人公就是老牛,大名牛揆,现任林州市史志协会会长。11月20日下午,记者见到了他,倾听了他有趣的人生经历和对史志文化由衷的情结。
????痴迷史志文化
????牛揆还是林县一中一名学生时,就酷爱读历史文化故事。当时,牛揆每到自修时间就钻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历史书籍。中午图书馆要关门休息,牛揆就央求管理员把自己锁在阅览室,一边啃烧饼,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
????“我将来要当个学者,一辈子看喜欢的书,干让自己快乐的事。”1960年夏,牛揆下定决心,要报考北京大学历史系,结果却在高考前夕接到县委下达的通知,抽调他任县委俄语学习班辅导员,教林县县委成员学习俄语。后来,他被安排到县直机关干部学校任教。
????18岁的牛揆没有想到,自己中学时所读过的“闲书”派上了用场。牛揆的讲课方式一度受到学员的喜欢,很多干部学员深受牛揆影响,牢牢记住了大量的成语故事和历史典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交流中加以应用,语言文字水平竟然大大提高。
????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效果对青年时期的牛揆来说是一种肯定,更是促使他勤奋学习文史知识的动力。正是靠着这个动力,他在从教的几年里读书不辍,直到借遍了自己所能找到的历史类图书。
????从商海返回书海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林州市掀起“十万大军出太行”的热潮。牛揆也跃跃欲试,于是他带领几十号工人,下海做了一名建筑工队经理。
????由于知识丰富、脑子活络、为人和气,牛揆很快就在建筑市场站稳脚跟,并小有成就。待1992年移师山西长治市时,他的建筑工队已发展成为拥有400多名职工、数百万元资产的建筑工程公司了。他设在工地的办公室,除了施工图纸和进度计划之外,所有的档案柜都塞满了图书。每一次出差,他都要随手拿几本书塞到手提袋里,闲坐、等候时,就翻出来津津有味地阅读,三卷《潞安府志》就是这样挤时间读完的。
????1995年夏,牛揆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河南一家高校图书馆的古籍部小范围对外开放。这个信息让素来就有读史爱好的牛揆欣喜若狂,他回工地简单安排了工作,就坐上了前往河南的火车。到了那所学院履行借书手续时,牛揆才知道还有意外的惊喜:如果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交纳了一定费用后,还可以在图书馆内部复印资料。就这样,牛揆一头扎进那家学院图书馆,废寝忘食地翻阅书籍,对于其中与林州相关的内容还尽可能地复印。牛揆把工地各项具体事务委托给中层骨干管理,有重大事项时才回去处理一下。这种“甩手掌柜”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半时间,牛揆阅读了《四库全书》中《史》集大部分图书,写下了两尺多厚的读书笔记。
????与史为伴老来乐
????2002年,年满60岁的牛揆因母亲生病毅然退出了建筑行业,一心在家侍候母亲,闲暇时就整理自己摘抄的史料。
????2010年7月的一天,林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元太红到牛揆家里说:“牛老师,这次请你帮忙做件大事——挂帅整理林州历史上6本旧志……”“中!咋个整理法?”不等对方把话说完,牛揆就一口应承,并当即表态不计报酬、立即上任。
????从此,牛揆成为林州市史志办一名编外坐班制员工。这一坐就是三年多。
????算起来,林州历史上共有6本旧志,分别是《万历志》《康熙志》《顺治志》《乾隆志》《咸丰志》和民国年间《重修林县志》,累计洋洋80余万言。牛揆的工作就是牵头对6本旧志进行点校、标明句读,文字改为简体,提出初步排版建议,最终实现历史传承性、编排科学性与使用便捷性的统一。
????经过三年多的精心点校,2013年4月,《林州旧志汇编》终于正式出版。谁知,就在此时,牛揆因脑栓塞而住院治疗。在病床前,牛家上下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除牛揆外,大家一致主张他康复后在家静养,不再参与史志协会工作。面对家人的劝阻,牛揆却说:“整理旧志这几年,我心里非常快乐。离开这些事,就算活过100岁,也感觉没啥意义!”
????出院后,牛揆为自己定下了一个规划,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广泛搜集散见于各类典籍中与林州有关而历代林州方志未记载的内容,整理出一部《林州史志拾遗》,作为自己的“封山之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今古图书集成》《高僧传》《河朔访古录》《宋史纪事本末》等20余部图书的查找工作,并全部制作了内容索引,可谓开局良好。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一位古稀老人的史志情结》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54095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