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20 11:15 我要投稿
□记者?尚丽娟
????有一句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虽说还有半个月才到春节,但现在生活好了,交通便捷了,人们过年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不管是老安阳人还是在安阳工作的外地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长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法。连日来,记者采访了部分群众,了解他们过年的打算。不过,即使岁岁年年人不同,团聚仍是人们过年永远不变的主题。
????退休职工周福琴:
????过年飞国外看孙子
????这几天,退休职工周福琴忙着收拾行李,安排妥当家里的事情,她和老伴儿就准备坐飞机到国外和儿子一家一起过年。
????“儿子在北京读完大学后就到美国进修,然后留下来结婚生子。以前,儿子每两年回来一次。去年,他们在国外买了一套房。这不,今年春节,我们就要飞到那儿和他们一起过年。”周福琴说。
????记者了解到,以前过年多是游子回家,如今儿女们生活条件提高了,形成了不少“反探亲族”,而老人占了很高的比例。尽管春节越来越时尚,新年俗层出不穷,但团聚就像是“基因”,是春节永远不变的主题。不管走多远,家才是终点。
????企业员工亢婷:
????接父母来安阳过年
????“今年过年,我打算把父母和妹妹一家从临汾老家接来,好好为他们做一桌地道的安阳菜!”我市某企业员工亢婷美滋滋地说。
????2008年,老家在山西临汾的亢婷和大学同学姬雷在安阳安家。2010年,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因为孩子小,亢婷一家三口一直没回临汾看望父母。
????“媳妇毕业后来到安阳嫁给我,牺牲了很多。前几年,我们因为工作忙,一年最多回去两三次。后来有了孩子,我们回去的次数更少了。”姬雷说,“我知道她一直想多回几趟老家,多住些日子陪陪父母。现在,我们房子大了,车也有了,正好把老人接来享享福。”
????亢婷说:“我在安阳生活了这么多年,虽说老家在临汾,可爱吃的菜都是安阳的特产,有道口烧鸡、郑家粉皮,还有皮渣……这回接家人来安阳,不仅让他们吃好,我还打算带他们去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峰塔、岳飞庙走一走,看一看。”
????务工人员张旭涛:
????回家陪老婆孩子过新年
????“你说啥?今天晚上就到,春节在家过年!”1月10日,家住富泉街的豆豆接到爱人从外地打的电话,得知爱人今年春节能够陪自己和孩子一起过年,感到又惊又喜。
????记者了解到,10年前,在我市事业单位工作的豆豆和张旭涛步入婚姻的殿堂。结婚不久,他们有了一个漂亮的女儿。2014年,张旭涛得到一个到武汉工作的机会。“当时,豆豆挺支持我去外地工作的。”张旭涛说。因为没有后顾之忧,张旭涛在武汉发展得很好。2016年,他们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虽然事业顺利,但长期和家人分开,张旭涛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今年元旦一过,张旭涛就提出辞职,毅然选择和家人在一起。
????张旭涛说:“经历了在外打拼的这几年,我发现家人更需要我,回家过年的打算也不再迟疑。年后,我打算就在本地发展,好好陪陪老婆和孩子。”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年味儿不变是团圆》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57410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