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殷都安阳 >

红旗渠畔活雷锋

[摘要]???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石明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小就立志向雷锋学习,30多年如一日,被群众誉为—— 原标题 :红旗渠畔活雷锋 图为石明生慰问横水镇乔家屯村生活困难的老人 (资料图片) □记者?高安宁?通讯员?张富恩...

???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石明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小就立志向雷锋学习,30多年如一日,被群众誉为——

原标题:红旗渠畔活雷锋

图为石明生慰问横水镇乔家屯村生活困难的老人 (资料图片

□记者?高安宁?通讯员?张富恩

????今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第五十四个年头。当天,在林州市姚村镇东张村范永兴家,该市的退伍军人、残疾个体户石明生带领红旗渠爱心团队,对因意外遭受火灾而导致贫困的范永兴家的房屋进行粉刷。连同慈善屋等其他义工活动,石明生的爱心团队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帮扶姚村镇6户贫困户。去年,他被该镇党委授予“荣誉公民”称号。今年年初以来,他先后为城郊乡常家庄小学、茶店镇仙掌村和山拐头村及姚村镇东张村、横水镇乔家屯村的5户特困群众奉献爱心,其中对仙掌村和山拐头村已奉献爱心多次。2015年,当代雷锋郭明义闻讯后,从石明生那里获得账户信息,向该市山拐头村重病女童郝婧言汇来2000元善款。

????石明生生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1963年。1973年,刚刚10岁的他在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的《雷锋》一书中写道:“雷锋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壮丽的一生……我要向雷锋学习,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把青春献给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1982年,他高中毕业后参军,苦练军事本领,学习文化知识,主动帮助战友,在部队享有“兵秀才”“小雷锋”等美誉。1986年复员返乡后,他开始在油漆家具行当中为群众办好事,随后又创办了红旗渠涂料装饰行。石明生不忘初心,对军属和复员老兵情有独钟。1997年,他在为群众办好事送料途中遭遇车祸,虽经抢救生还,但右腿致残,全身创伤36处。然而,在1998年抗洪救灾中,他依旧无怨无悔地拄拐捐款,慰问军人。此后,他风雨无阻,坚持每年欢送新兵,并连续多年帮扶复员老兵李会生和栗德正。

????林州是太行山革命老区。在抗美援朝英雄孙占元、栗振林烈士纪念馆,林州市国防教育基地暨王存龙烈士纪念馆,林州市烈士陵园,饱含民族血泪史的李庄八路井纪念碑,抗非典战场,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遗属、龙山街道西街村原8341部队老兵等贫困战友家里,时常闪现着石明生奉献爱心的身影。

????石明生曾退还用户错给的9000元钱,将拾到的价值2000元的核桃及时送还失主,也曾卖车捐助汶川地震灾区,将红旗渠补源工程和该市所有慈善屋粉刷一新。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不同程度受到石明生帮助的有2600多人次,款额86万余元。

????石明生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的号召,于2014年10月17日成立以“爱党拥军、兴业报国、学习雷锋、实惠民生”为宗旨的红旗渠爱心团队。2015年11月26日,该爱心团队被郭明义爱心团队接纳为友好分队。此后,他更加不顾自身残疾,克服创业困难,忘我地投入“双拥”慈善事业中。

????2016年7月19日,林州城乡突降暴雨,到处洪水泛滥,灾情严重。石明生目睹该市以市委书记王军、市长王宝玉为首的四个班子领导身先士卒、指挥抢险的红旗渠精神形象,捐款2000元抗灾。同年12月,他为自己所在开元区东门里社区的12名优抚对象继上年免费订阅《安阳晚报》后又进行了续订。

????“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涣心。只要生命在,永远为人民!”石明生的豪迈誓言赢得了部队和地方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誉。他先后被中央文明办、省、市授予“身边雷锋”“‘双拥’模范”“慈善模范”“道德模范”等20多项荣誉,连续3次参加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好人石明生》豫剧和歌曲在网上流传,人民网、雷锋网、文明网、红旗渠网、中国公益慈善网、《河南日报》、《党的生活》、《现代企业》、《中国国际新闻》等媒体曾刊发石明生热心公益的报道。中国工艺美术技师靳林峰依据其事迹而制作的学雷锋剪纸作品荣获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自1982年起,石明生创作了2000多首“双拥”慈善诗歌,其中有360多首分别在《红旗渠》《林州诗词》及其自传《我是一个兵》上选登。《习主席慰问灾区》《赞中共反腐》等20多首诗歌由申鸿德和王现昌等书法界人士泼墨展出,6首诗歌由河南省学术带头人徐用昌谱曲,在石明生举办的军地道德讲堂上传唱。

????“好人石明生,身残献爱心。处处行善事,人好心更红。不为名、不为利,他是当代活雷锋!”这首歌道出了林州百姓的心声。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红旗渠畔活雷锋》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61035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