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15 09:11 我要投稿
阎秋伏夫妇和阎光华一起看全家福照片 (记者 郭荣 摄)
□记者?郭荣?通讯员?郭山保
????“过几天,我们就去台湾办理手续,以后俺爹就可以一直生活在老家了。”3月14日上午,在林州市临淇镇吕庄村,79岁的村民阎秋伏拉着100岁的父亲阎光华的手高兴地说。????为何要去台湾办手续?事情还要从1942年说起。阎光华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当时在村小学任教。一个偶然的机会,阎光华加入驻扎在吕庄的国民党部队。他随这支部队一路奔走,后来与家人失去了联系。1950年,阎光华一个人到达台湾,虽然离开了故乡和亲人,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淇河边。
????在祖国宝岛台湾生活的60多年,阎光华一直没有成家。“一开始是忙着讨生活。”阎光华说,“后来工作稳定后,许多好友给我介绍对象,也有姑娘喜欢我,但我心里一直没有忘记在临淇有个家。我知道,有机会我一定会回家的。”
????与此同时,吕庄村的阎家人也惦记着阎光华。阎光华的大儿子阎秋伏初中毕业后在当地一家纸厂工作,小儿子和女儿也都在本村生活。阎秋伏和兄妹成年后一起四处打听,却没有得到任何有关父亲的线索。
????1987年,有台胞回乡探亲。当时49岁的阎秋伏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激动。一听说有人从台湾回来探亲了,他就想方设法打听父亲的消息。了解他家的情况后,大家都热心地帮他引荐。台胞王先生记下了阎秋伏家的情况,并对他说:“在台湾,我们每年都要召开老乡会。如果你父亲没有改名字,应该可以打听得到。”苦心人,天不负。王先生返台后,在当年的同乡会上找到了阎光华。就这样,失散多年的一家人终于取得了联系。
????“我一直在徘徊,家人是否还在,我该如何寻找,是否还能找到……”1990年,阎秋伏收到了父亲的第一封信,父亲在信中这样吐露自己的心声。取得联系后,双方都非常想尽快相见,可是当时阎光华投资失败,手头不太宽裕,回家探亲一再被搁置。
????1995年元旦,离开老家50多年后,阎光华再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看到父亲身体健康,我心里很满意。家人重逢,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感激。”阎秋伏告诉记者。从1995年起,阎光华每年都从台湾回来探亲,总是在老家住满3个月,享受陪在亲人身边的日子。
????“党和政府很贴心,俺觉得很幸福。”阎秋伏对记者说,“2005年,当时的林州市委统战部台办主任张建军陪同我的父亲到红旗渠参观,镇干部带着我的父母到万泉湖、五龙洞旅游。我也担任了几届市里的政协委员。”
????2012年,90多岁的阎光华在台湾不慎摔倒,住院治疗后又患上眼疾。因为行动不便,他连续4年没有回老家。2016年秋,阎秋伏担心父亲没人照顾,和妻子专程到台湾把父亲接回老家。
????100岁的阎光华,背稍微有点驼,打扮得干净整齐。老人坐在卧室里和记者聊天时精神很好,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采访结束之际,阎光华笑着对记者说:“还是老家好呀!”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百岁台胞回家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62031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