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09 10:59 我要投稿
?图为石宝成、范秀玉夫妇在量身打造石材(记者 苏 迅 摄)
□记者?刘海清?苏?迅
“整件作品如何构思和布局需要先打腹稿,做到胸有成竹,然后直接在石料上敲打成形。”盛夏7月,在高新区张七里店社区西头三间简陋的民房里,石宝成津津有味地向记者介绍他的石雕经。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只见他握凿挥锤,三下五除二就劈削出一头狮子的轮廓。
?“像这样的小狮子我一天能雕6对,这就叫熟能生巧。”石宝成一边展示他的石雕绝技,一边和记者聊天。“我天生和石头有缘,我姓石,出生在‘中国雕刻之乡’河北省曲阳县。”石宝成说。他的家乡山里全是石头,家家户户几乎都做石雕。
?石宝成14岁就跟着父亲学习石雕,后来与同乡姑娘范秀玉喜结连理。巧的是,范秀玉也出生在一个石雕世家,虽身为女子,但从小耳濡目染,对石雕也是情有独钟。
?“安阳这边常有人到我们老家订货,看到安阳的市场不错,干脆就在这儿建起了石材雕刻厂。如今我们在安阳落脚已经16年了,也算是半个安阳人了。”1999年,石宝成和妻子带着4岁的儿子在安阳安营扎寨,也把精湛的石雕技艺带到了安阳。
?看似普通的石头,石宝成觉得它们都有灵性,一凿一钎之间,或打造成美丽的天女散花、飞天、仕女等,或加工成工艺饰品、动物、现代人物等。
?“雕刻的传神之处往往在细微之处,比如,通过刻画眼睛、嘴角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精雕叶筋、花瓣、藤以表达花卉蓬勃的生机,通过细镂飞檐、窗花以表现山水的优美秀丽。”石宝成说。记者没有想到,看似不善言谈的石宝成对石雕的把握竟这样准确细腻。
?“伟人的眼睛最不好刻画,因为是大家所熟悉的人物,像与不像人们一眼便能看出。”石宝成说。他曾经给我市某中学雕刻毛泽东像,为了准确把握毛泽东的眼神,他找来不同时期的毛泽东照片,潜心琢磨,一一比对,最后雕刻出来的伟人眼睛逼真传神,整个雕像栩栩如生。
?在一般人的眼里,女人总是从事温柔型的事业,而范秀玉却以孱弱的身躯扛起了沉重的石头。不论是动物、人物,还是陵园、园林、宫殿等石雕,她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范秀玉最擅长的是在石碑上刻字。“除了做到横平竖直外,字的深度必须到位,该深的深,该浅的浅,这样才能保持字的原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长期的摸索与积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
?石雕是艺术,很多人只看到了石宝成、范秀玉夫妻雅致的作品,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为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2008年7月,石宝成、范秀玉为我市某单位院内的九曲桥白玉栏杆、柱子雕刻花纹。他们吃住在工地,白天冒着高温,晚上忍受着蚊虫叮咬,一干就是一个月。“石雕是个细致活儿,有些部位尺寸差一毫米,就会影响效果。因此,每一凿、每一钎都必须用心去做。”正是怀揣一颗不断追求完美之心,石宝成、范秀玉的作品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他们也在石雕世界里享受着快乐与幸福。
?林州市人民广场上的大型中华灯花岗岩底座,北辰家园小区的六角亭、花架,这些都出自石宝成、范秀玉之手。
?“石雕的价值不能光用钱来衡量,为子孙留下财产,不如留下文化遗产。只有文化和艺术,才值得永久珍藏。”石宝成、范秀玉专门让儿子就读大学雕刻专业,他们相信,只有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在石雕之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石雕世界里的快乐与幸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kaifa/20166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