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15 03:30 我要投稿
李书彬正在做记录。
□记者郑 茜文/图3月9日,在内黄县梁庄镇李官寨村李书彬的家中,李书彬正戴着老花镜,手拿着笔,认真地在书上写着什么。放下手中的笔,李书彬告诉记者:“俺村今年的灯节会刚刚办完,俺得把今年办会的情况记录下来。”
这样的记录,李书彬已经坚持了11年。11年来,他通过走访老人、查阅古籍等多种渠道,搜集整理村中的特色民俗灯节圣会的资料,并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他的努力下,2011年,李官寨灯节会入选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李官寨灯节会入选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4年,退休后的李书彬回到老家,帮助村里做一些公益事业。“每年元宵节,村里都会举办灯节会。灯节会是村里的一个老古会,村民都知道村里文化厚重,可究竟怎么个厚重法?大家却都说不上来,也没有可以查阅的文字资料。”李书彬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原因,他有了一个想法,就是考证灯节会的历史,同时把灯节会的仪式流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在李书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李官寨灯节会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李官寨灯节会发起于清乾隆三十年,迄今为止已经有250年的历史,是村人为了祈求四季平安、风调雨顺,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邀请碧霞元君(民间称为泰山奶奶)移驾村中,护佑一方平安,同时在正月十五晚上,由村人张灯结彩送回泰山的祭祀活动。
在李书彬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本书,上面对李官寨灯节会的由来、办会流程、办会人员和制度进行了详细记载。这本书是李书彬整理完成的。截至目前,他已经对李官寨灯节会进行了11万字的文字整理。为了更好地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今年,李书彬已经将李官寨灯节会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提前准备好了。“如今,李官寨灯节会已经由过去传统的祭祀活动演变成经济、文化、物资交流的一个有声望的古庙会,俺希望这个老古会能一直办下去。”李书彬满怀期待地说。
《记录乡村民俗 传承非遗文化》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neihuang/13841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