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内黄县新闻 >

重建烈士陵园 1813名烈士迁葬

[摘要]重建烈士陵园 1813名烈士迁葬 内黄县投资1100万元对陵园设施进行改造 群众在刚建好的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记者?任贵伟 刘肖坤 文/图 ??? 9月2日,内黄县部分单位和群众在新建成的内黄县烈士陵园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

重建烈士陵园 1813名烈士迁葬

内黄县投资1100万元对陵园设施进行改造

群众在刚建好的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记者?任贵伟 刘肖坤 文/图

9月2日,内黄县部分单位和群众在新建成的内黄县烈士陵园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内黄县烈士陵园主任张水贞介绍,经过两年的建设,内黄县烈士陵园于8月31日竣工。“1813名烈士安葬于陵园,其中有名烈士659名,无名烈士1154名,烈士英魂安息在苍松翠柏间。这里成为内黄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水贞说。

?投资1100万元重建陵园

?目前,内黄县烈士陵园为一园两区。“县城的烈士陵园为有名烈士墓区,安葬有名烈士659名,后河镇的无名烈士纪念园为无名烈士墓区,安葬无名烈士1154名。”张水贞说,内黄是革命老区,史称“红色沙区”,早在大革命时期,内黄就有了党的活动。1938年,以“红色沙区”为中心的冀鲁豫平原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枣乡儿女踊跃参军,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经省政府批准,内黄县人民政府在内黄县城东关杏花岗故址建起烈士陵园,先后将寄葬于村头、田野的烈士遗骨迁入陵园,建成墓群。

?内黄县烈士陵园因建设年代久远,烈士纪念设施老化、损毁严重。2013年,内黄县决定开展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投资1100万元对陵园设施进行拆除重建。

?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月2日,在内黄县城硝东三路中段,走进内黄县城的烈士陵园,首先看到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的后面写着《重修内黄县烈士陵园纪念碑记》。“这座纪念碑仿照天安门广场上的英雄纪念碑建设,碑座有表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浮雕。纪念碑高19.47米,因为内黄县是1947年解放的。通往纪念碑的台阶有17层,代表着全县17个乡镇。”张水贞说。

?走过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一座花台。花台的东西两侧建有纪念亭。东侧的纪念亭内有内黄县沦陷五十八天纪念碑。西侧的纪念亭内有内黄县历次革命斗争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陵园内的纪念碑都翻新过了。”张水贞说,走过花台是有名烈士墓区。一块块刻有烈士姓名和主要事迹的花岗岩墓碑整齐地排列着,翠绿的龙柏分列在墓碑两侧。不少群众前来祭扫烈士墓。

?在内黄县后河镇的无名烈士纪念园,走进陵园,首先看到“四·一二”革命纪念碑亭。“四·一二”革命纪念碑亭的后面就是无名烈士墓区。1154块刻有“无名烈士”的花岗岩墓碑在翠绿的龙柏间整齐地排列着。“目前,内黄县烈士陵园两个墓区都已经建好。这两个墓区成为内黄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水贞说。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重建烈士陵园 1813名烈士迁葬》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neihuang/24046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