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内黄县新闻 >

游客扎堆游枣园 乡村旅游受追捧

[摘要]游客扎堆游枣园 乡村旅游受追捧 内黄红枣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1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00余万元 □记者?任贵伟???? ????“今年的红枣节,采摘园里少的时候每天有几百名游客,多的时候有几千名游客,我园子里的红枣都不够摘,明年我要扩大园区规模,增加枣树...

游客扎堆游枣园 乡村旅游受追捧

内黄红枣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1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00余万元

□记者?任贵伟

“今年的红枣节,采摘园里少的时候每天有几百名游客,多的时候有几千名游客,我园子里的红枣都不够摘,明年我要扩大园区规模,增加枣树品种,增加娱乐设施。”10月7日,内黄县后河镇中天大观园园主刘如日笑着说。据内黄县旅游局初步统计,截至目前,2015年内黄红枣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1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00余万元。

????“智慧枣园”?引来15万游客

10月5日上午,在内黄县后河镇马希军密植枣园内,来自邯郸的李先生正高兴地和孩子一起认识大枣的品种。“朋友们都说假期里来内黄摘枣是不错的选择,今天我们全家人都来了。在枣林里我用手机扫描“内黄旅游”等公众微信号二维码获知了各个采摘园的特点。我想让孩子多认识一下红枣的品种,就选择了这个红枣品种最多的采摘园。在这里,不仅孩子认识了很多红枣的品种,我也长见识了。”李先生笑着说,通过“内黄旅游”等公众微信号,他还选择了下一步的旅游路线,联系了中午就餐的饭店。“我觉得‘智慧枣园’微信公众号服务非常好,尤其对我们外地游客来说很实用。”李先生说。李先生的说法得到很多游客的赞成。“我虽然也是内黄人,但我也不知道哪些采摘园有特色,有了‘智慧枣园’,方便多了。”刘先生说。

内黄县旅游中心主任焦国建介绍,今年推出的“智慧枣园”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智慧枣园’,增加‘智慧枣园’的信息服务内容。探索‘智慧枣园’的互动模式。让广大游客通过‘智慧枣园’在内黄玩得开心、舒心。”焦国建说,截至目前,2015年内黄红枣文化旅游节共吸引游客15.5万人次。游客大部分来自郑州市、濮阳市、鹤壁市、邯郸市、长冶市等地。

?规范枣园??枣农收入高了

10月6日,在内黄县后河镇沁瑞伊甸园农庄,很多游客在摘枣的同时,还体验了挖掘花生和红薯的乐趣。园主赵勤瑞说:“我的园子里不仅有红枣,还有秋桃、彩色花生、水果红薯、尖椒等,非常受游客欢迎。截至目前,我已经收入26.8万元。下一步我将扩大特色种植面积,注重优质品种和新品种。明年园子里将有7种桃子和7种苹果。”赵勤瑞将每个品种的价格制成标牌放到采摘园门口,受到游客的赞赏。“一进到采摘园,工作人员都非常礼貌地向我们问好,询问我们的需求并向我们介绍园区情况。各种产品也都明码标价。我觉得内黄的红枣采摘园规范了、上档次了。”来自安阳市的郑女士说。

像赵勤瑞一样,很多采摘园园主跟着市场走、跟着游客的需求走,规范采摘园的经营服务,增加特色种植和服务项目。在2015年内黄红枣文化旅游节期间,这些采摘园园主的腰包鼓了起来。据内黄县旅游中心统计,截至目前,2015年内黄红枣文化旅游节的旅游综合收入达1800余万元。“目前,我已收入20多万元,红枣、水果红薯、彩色花生等非常受游客的欢迎。明年我准备扩大水果红薯、彩色花生等种植面积,满足游客的需要。”枣相情生态园园主王相军说。

实现双赢??成立旅游发展联盟

10月6日,刚从内黄县后河镇沁瑞伊甸园农庄出来的游客郑女士准备和家人一起寻找饭店就餐。“我们和不远处的枣乡农家院合作,大家可以去那里就餐。截至目前,我们这里摘枣的游客已经有1.5万人去那里就餐了。”赵勤瑞笑着对郑女士说。“今年我们和沁瑞伊甸园、中天大观园合作,他们将摘枣的游客接到我们这里,我们将就餐的游客介绍给他们,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我的营业额达到了20万元。”枣乡农家院负责人王兆胜笑着说。

“不少采摘园和农家乐、旅游景区自发实现了联合,拓展了旅游市场,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内黄县旅游中心主任焦国建说,内黄乡村旅游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千千万万”乡村旅游品牌,他们将成立内黄乡村旅游发展联盟,提高内黄乡村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内黄乡村旅游品牌。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游客扎堆游枣园 乡村旅游受追捧》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neihuang/25751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