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1 18:20 我要投稿
原标题:用爱撑起堤上村的未来
——记内黄县堤上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翟英才
□记者 李婧瑜
????麦收过后,黄河故道里处处流淌着丰收后快乐的笑声。6月16日,记者走进内黄县楚旺镇堤上村,探访这个贫困村近一年来的变化。
????说起堤上村的变化,普通村民最有发言权。“自从翟书记来到我们村,村民走上好路了,喝上好水了,马上就有自己的村民文体广场了……”“这才短短一年,俺村就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大家真是想都不敢想,在外打工的人哪天回来,说不定连家都找不到了。”在村口,几位闲聊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村里的变化。
????“我们村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村集体没有任何经济收入。”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安的介绍更为客观,多年以来,两大难题始终困扰着堤上村,一个是路,全村道路破损严重,没有一条正儿八经的出行路;另一个问题是水,当地村民饮水都是自己打井,水质很差。这些都严重影响村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现在,这两大问题都解决了,变化从何而来,张国安笑着说:“这些还要从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说起。”
????村民和党支部书记口中不断提起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引起了记者十足的好奇。跟着张国安的指引,记者在该村村民文体广场施工现场见到了翟英才,他正在和工人讨论建设方案。眼前的年轻人干练、有朝气,举手投足之间便把活力注入了这个沉寂已久的村庄。
????38岁的翟英才是安阳市职教中心的一名中层干部。去年9月,根据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他来到堤上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征询民意,我要切实了解农民需要什么,才能给大家干点事儿。”翟英才用简短的话,道出了自己最初定下的驻村目的——改善落后面貌,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驻村第一个月,除了入户走访,他带领村“两委”先后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8次,征求意见和建议30余条。“修通两条路,改建一座危桥,接通自来水,改造电网电路,建设一个村民文体活动中心。”这是记者在翟英才的驻村日记中看到的记录,这是那时他给村里也是给自己定下的具体目标。现在,这些目标正逐一得到实现。
????“三纵两横”打通村民致富之路。去年10月,堤上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实施,总长1735米的道路在去年年底完工,总长1480米的环村路于今年1月完工。这两条路大大改善了农民生产运输和交通出行条件。“路通了,将来我们准备在村南边开发采摘园、‘农家乐’,到时候,村里没有出去打工的人可以在家搞经营,村里也会大力扶持这方面的发展。”翟英才告诉记者。
????“吃住在村里,我首先发现的就是村里用水问题。刚打上来的水非常浑浊,必须在大缸里沉淀1天才能饮用,这可是关系老百姓健康的事,绝对不能耽搁。”翟英才说。在道路建设前,他想到,可以借着铺设道路的契机完成自来水管道建设。于是,他带领干部群众多次到县、镇两级部门协调相关事宜。去年11月底,安全饮水工程在堤上村顺利开工。2016年1月,村民终于喝上了安全的自来水。
????“虽说堤上村是个贫困村,可它有自身的特点,村里有贫困户,也有年收入上百万元的陶瓷经销商。”为实现堤上村的整体脱贫,翟英才带领村“两委”制定了“先富带后富”的精准扶贫措施,推荐有条件的贫困户到其他人的店铺里打工,一边挣钱增加收入,一边学习营销经验。学成后,村里帮助他们协调创业资金,实现自主创业。这种方式让100多名贫困村民实现脱贫。
????“在堤上村干出的这点成绩,是和坚强的后盾分不开的。”说起派驻单位的支持,翟英才感到内心充满力量。翟英才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多次进村进行调研,结合村情制订扶贫帮扶计划。单位向村捐助了5万元以及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在派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村里陆续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医疗义诊、送文化下乡等一系列活动。
????“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要靠实干和真情的投入,我希望能够用我的爱撑起堤上村的未来。”翟英才相信,只要抱着这样的态度工作,他计划的项目和脱贫的目标就不难完成,堤上村的明天一定让人充满期待。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翟英才:用爱撑起堤上村的未来》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neihuang/41711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