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内黄县新闻 >

李新梅:年过半百闯新路 叶绿桃红映新景

[摘要]原标题: 年过半百闯新路 叶绿桃红映新景 ? ? ?图为李新梅在查看桃子长势。 □记者?王嘉晨?文/图 ??? 7月3日中午,艳阳高照。在内黄县后河镇后河村,记者看到,与被骄阳晒得耷拉着脑袋的花草不同,李新梅家里的桃树生机盎然、郁郁葱葱,枝头挂满了诱人的桃子...

原标题:年过半百闯新路 叶绿桃红映新景
?
?
?图为李新梅在查看桃子长势。

□记者?王嘉晨?文/图

??? 7月3日中午,艳阳高照。在内黄县后河镇后河村,记者看到,与被骄阳晒得耷拉着脑袋的花草不同,李新梅家里的桃树生机盎然、郁郁葱葱,枝头挂满了诱人的桃子。记者深吸一口气,还可以闻到空气中淡淡的桃香。

????“中午天气太热,采摘人少。我和闺女趁着这会儿不忙,摘点儿桃去路边零售。”在茂密的桃林中,记者找到了李新梅,此时她和女儿王晓晓正忙着摘桃子。

????今年52岁的李新梅是内黄县后河镇后河村人。往年,她和老伴王国安都以种植枣树、粮食为生。近年,大枣销路不好,效益降低。为此,老两口困惑、迷茫了一阵子。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商议,老两口作出一个大家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决定:放弃枣树,改种桃树。

????“其实,当时我们心里也没底儿,但是看着枣子卖不出去,我俩就想不如冒个险,试种桃树。”李新梅说。在朋友推荐下,老两口以5元一棵的价格买进了700多棵中油10号桃树苗,把枣园改造成了桃园。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一直种植枣树的老两口对桃树种植技术可谓是一窍不通,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学习。于是,看书、查资料、找农业技术人员咨询,学习成了老两口的常态。李新梅的女儿王晓晓说:“那时候,村里的技术员在什么地方,我爸基本上就在什么地方。饭点找不到我爸,那他肯定就是在村里技术员家里,向人家请教呢!我爸学会了,回家再给我妈讲一遍。俩人每天都特别辛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学习,桃园里的桃树哪天该剪枝、哪天该追肥、追何种肥……老两口都掌握得一清二楚、烂熟于心。

????如今,这个占地3亩的桃园在老两口的精心打理下,挂满果实,充满生机。“我们的桃子不套袋,吸收的阳光多,所以更甜更大。你看这一个就得有7两多重。”王晓晓指着又红又大的桃子向记者介绍,“我家的桃树去年开始挂果,今年开始向外销售,明年将进入盛果期。现在采摘价格是3元一斤。由于果甜价低,很受客人欢迎,近来前来采摘的人源源不断。进入盛果期后,估计亩产四五千斤,效益相当可观,比种枣树强多了。”

????桃园里采摘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李新梅和女儿一会儿帮来采摘的市民秤桃子,一会儿跟电话里的市民说着桃园的自驾路线,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农民不怕忙,就怕没活儿干!”李新梅忙里偷闲地对记者说。

????中午过后,闷热稍退,前来采摘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母女俩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挂着汗珠的脸上始终带着欣喜的微笑。不难看出,李新梅和女儿并不觉得辛苦,在他们一家人看来,这满树的桃子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

??? 记者感言:李新梅一家过去一直种植枣树。但是,当年过半百的老两口发现老路子走不通时,及时调整思路,放弃枣树,改种桃树。思路一变天地宽。老人的做法值得称道。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在当下的环境里需要与时俱进,只有多动脑筋、不断学习,才能使发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李新梅:年过半百闯新路 叶绿桃红映新景》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neihuang/43086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