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27 17:0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内黄县城往北4公里,就是马上乡八里庄村。全村人从事大棚生产已有15年历史,目前人均大棚面积2.5亩,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八里庄村有个农民叫袁国志,今年39岁,管理大棚经验丰富。这几年,袁国志经营大棚赚了钱,还结了三门来自河北省的亲戚。
2013年春天,河北省魏县的3个小伙子刘卫波、苏占杰和范国亭因搭建彩钢棚来到八里庄,袁国志是他们在八里庄的第一个客户。3个小伙子技术好,为人实诚,袁国志也是憨厚有加,没几天,4个人之间便无话不谈。
2013年6月的一天,刘卫波、苏占杰和范国亭帮袁国志卖西瓜。袁国志告诉他们:“10亩西瓜能卖10多万元,秋后还能再种一季蔬菜。”
3个年轻人听得目瞪口呆,想想自己一个月收入不过4000元,因此便萌生了跟袁国志学干大棚的想法,袁国志满口答应,保证他们一定能成功。于是,袁国志正式认下了远道而来的3个兄弟,家里多了三门亲戚。
2013年冬天,范国亭在老家建了两栋大棚,占地6亩,刘卫波和苏占杰在老家建了5栋大棚共14亩。袁国志骑着摩托车两头奔波,30亩大棚他事事操心,手把手传授技术。西瓜熟了,他们把西瓜拉到八里庄的市场来卖。谁也没有想到,苏占杰、刘卫波的14亩大棚西瓜卖了20万元。到了秋季,刘卫波、苏占杰和范国亭的大棚种上了蔬菜,很多时候,袁国志通过打电话指导他们,省了很多时间。近日,3个年轻人又在濮阳市清丰县流转了30亩土地,准备扩大生产规模。
10月16日,在袁国志家的大棚里,笔者见到了刚卖菜回来的刘卫波和苏占杰,他们正就辣椒管理出现的问题向袁国志询问,袁国志不厌其烦地讲,直到他们听明白为止。两个年轻人争着告诉我们:“来八里庄搭建彩钢棚,认了一门亲戚,多了袁国志这个朋友,值!”
这正是大棚结缘、共谋发展。
《大棚结缘 共谋发展》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neihuang/7630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