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23 09:46 我要投稿
图为明亮整洁的党员活动室。(王静 摄)
□记者 王 涛
?6月18日,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走进汤阴县韩庄镇北张贾村村委会便民服务大厅,刚投入使用的柜式空调吹来的风让人顿觉清新凉爽,崭新的服务平台、电脑、饮水机、电视机、指纹签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一应俱全。正在整理信访档案的村支委闫光生欣喜地对记者说:“这儿的工作环境比家里还要好,干起活儿来心情特别舒畅!”村党支部书记张景海说:“今天闫光生本不该坐班,但他分管治安信访工作,他一得空就来村委会,不仅村民好找他,而且也能理顺手头零碎的大事小情。”在面积有1638平方米的村委会大院里,除了便民服务大厅,还有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计生指导室、小型会议室、治安民调室、村委会办公室、党支部办公室、驻村办公室等,基础设施和办公设备堪称一流,令人不敢相信这就是最基层党组织的活动阵地。
?走出北张贾村村委会大院,正对院门口有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健身活动休闲文化广场,广场的西边有一个大舞台,舞台两侧是各种健身器材,在广场的北边还专门设有老年活动中心。张景海说,晚上7时30分,村委会准时播放广场舞曲、歌曲、戏曲等,让劳累一天的群众能够聚集到一起跳跳舞、健健身、聊聊天,不仅增进了感情,身心得到放松,而且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去年年底,我们先后投入1000万元对全镇33个村的党员活动室和便民服务大厅进行改造,各村因地制宜,自己选址、设计,将施工预算上报,批准以后方可施工。目前,已有17个村完成改造建设,6月底前全部整修完毕、统一验收。”随行的韩庄镇党委副书记李明说。
?该镇刘黄村村委会的便民服务大厅悬挂的政策咨询、社会保障、信访接待、计生户籍、惠民服务、党团建设、公共事业服务指示牌非常醒目,虽然已经超过下班时间半个多小时,但是村干部还没有下班。前来为女儿办理户籍证明的村民黄希迪高兴地说:“自从有了这个便民服务大厅,办事可方便了,再也不用跑到村干部家里去找人了!”
?刘黄村位于韩庄镇东北部,村委会共辖有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980口人,8名村“两委”干部中5名干部家分别在5个自然村。在这之前,群众不管办啥事都要跑到家里去找干部,开个会连个地方都没有。刘黄村党支部书记付安英说,做梦都想不到现在会像上班一样,每天按指纹签到,周一集中办公,其他时间轮流坐班。去年年底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全村按街道小组划分了52个网格,分别由党员和村干部担任网格长,村里所有的事一律先由网格长去解决,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在办理事项上采取“三办”,即能够马上办理的“直办”,变群众跑为干部跑的“代办”,需要当事人在场的干部“陪办”。硬件环境设施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村干部能够安心、舒心、贴心地为老百姓搞好服务,确保在岗服务时间,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汤阴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该县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用于298个村的村室建设,坚持宜涂则涂、宜换则换、宜修则修、宜建则建的原则,围绕如何能更好地服务老百姓、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达到村室有效整合、制度更加完善、功能趋于清晰的目的,最大限度激活服务型党组织的“神经末梢”。
?记者感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村级组织开展活动和群众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不仅是村级“两委”的办公场所、党员活动的阵地、村民议事的中心,还是基层矛盾调解中心、服务群众的窗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汤阴县积极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环境美了 心情好了 干劲大了》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tangyin/19303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