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12 10:10 我要投稿
原标题:“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我的心愿”
记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葛树琴
□记者 郭新星
11月9日,记者来到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采访党支部书记葛树琴。到村子里走一走、看一看,整齐洋气的小楼、笔直洁净的街道、统一粉刷的墙画、郁郁葱葱的绿化带,道路两旁的柿子树迎风摇曳,让人感觉好像到了别墅区。
“村子这两年的变化可大了,现在还有了公园,村民的生活跟城里没啥两样。这可少不了葛书记的功劳!”村民李庆河高兴地说。
“树琴虽然是女同志,可她巾帼不让须眉,工作能力没得说,2011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汤阴县十强红旗村党支部书记。”一旁的宜沟镇党政办主任告诉记者。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我的心愿,既然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能不为村民着想。”葛树琴说。向阳庄村属于集体移民村,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2004年,她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村集体没有一分钱,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她上任的第一件事就琢磨怎样才能让村子赶紧富起来、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向阳庄村东邻京港澳高速公路,西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交通便利。葛树琴抓住向阳庄村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她邀请畜牧专家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先后扶持成立了万山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张卫军种鸡场、王和平养猪场等,其中,万山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带动就业30多人。在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她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本村猪牛鸡粪、秸秆这一有利资源发展沼气,很快建起标准化沼气池61个,使用率覆盖全村70%的村民,村民全年可节省生活开支800多元。
经过几年的奔波操劳,葛树琴从细皮嫩肉变成又黑又瘦,体重减轻了约10公斤。值得欣慰的是,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只有560口人的向阳庄村目前已拥有大规模养殖场6家,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近万元。
“村里有钱了,我得把村基础设施搞上去。”说干就干,2006年葛树琴和村“两委”班子讨论决定,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改善村容村貌。
2006年,该村硬化村中主干道1300米,配套修建村内下水道1200米;完成村内14条街道的硬化工程;2009年,硬化渠道1500米,解决了群众浇地难问题;购置压力罐,铺设管网2000多米,使自来水走进家家户户;2010年,投资10万元新建了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图书室;2013年,新建占地2.5亩的文化广场,配置健身活动器材和大型电子显示屏;2014年,新建幸福园,为全村老年人提供了集健身、娱乐、餐饮、休憩于一体的活动场所……这桩桩件件实事的资金都是葛树琴积极协调筹集或想方设法从村财政里省出来的。
“这几年,葛书记带领村干部所做的事俺都看在眼里,不管是道路养护、渠道维修、环境卫生还是义务巡逻,都有党员自觉主动组织和管理,俺村的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上!”老党员王守孝说,“你问为啥向阳庄村的党员干部个个认真负责,劲儿往一起使?看看村里大街小巷的电线杆就能找到答案。”
记者在村里的电线杆上看到一个个党员信息标牌,党员的照片、承诺岗位和承诺事项一目了然,把党员干部都“晒”在了阳光下。
“葛书记对俺真是没得说,知道俺家困难,她逢年过节总要来看看……”“俺干农活受伤,是葛书记把我送到医院并垫付了医疗费,手术时她一直陪着我……”“大家都信任树琴,她就是大家的主心骨……”记者采访结束即将离开时,石庆和、潘秀枝等几名村民抢着说出各自的心里话。听到这些真情实意的话语,葛树琴感动地说:“谢谢,我一定会继续干好自己的工作,不辜负大伙儿对我的肯定。”
记者感言:
葛树琴在基层工作多年,受到村民的拥护爱戴,这不仅需要担当、责任和创新,更需要一颗为民之心、为公之心。葛树琴全身心为老百姓做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书记葛树琴:“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我的心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tangyin/27354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