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17 12:06 我要投稿
图为棘针庄村村民从公益宣传栏前走过。
□记者?冀晓东?李婧瑜??文/图
??? 棘针庄村位于汤阴县宜沟镇的西北部,这个在地图上处于京广铁路沿线、紧邻107国道的小村庄,却因为身处平原和丘陵交界地带,土地并不肥沃,就连村名也与过去村庄周边长满荆棘有关。便利的交通没能给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他们祖祖辈辈依靠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生活,村里没有典型的支柱产业,农民生活并不富足,2014年,这里还被定为省级贫困村。
????从全村上下只有一条硬化过的主街,到整村实现水泥路户户通;从精准确认30户贫困户123名贫困人口,到如今逐个安排就业、脱贫不让一户一人落下;从过去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双薄弱,到现在村里实现“七通七有”,村民生产生活更便利。2016年,棘针庄村的脱贫之路每走一步都掷地有声,力争年底实现贫困人口全脱贫。
????村容村貌获改变
????12月6日,冬日的暖阳伴着呼呼的北风吹散了笼罩多日的雾霾,蓝天下麦田绿得发亮。走在棘针庄村的小巷中,寒风拍打着树梢,却还有勤劳的农民在小巷中收拾杂物。
????“村里的路都修通了,今天风大,地膜都被刮起来了,我把门前拾掇拾掇。这水泥路就是干净,要是在去年,这么大的风早就漫天沙尘出不了门了。都说农村环境不好,你看,俺村经过一年的整治,大街小巷都是水泥路、村里有健身广场、村口有垃圾填埋场、街上新换了路灯,一点也不比城市差。”说话的人叫焦改云,是普普通通的棘针庄人,她简单的话语道出村民眼中家乡的变化。
????随行的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平介绍,小街道硬化是棘针庄村这一年多开展精准扶贫的重头工作。“过去,村里只有主街一条水泥路,总长不过1000多米。那时候,别提村容村貌了,群众生活都受影响。”李文平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们通过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建设项目等争取资金,先后硬化小街道3000多米,实现了全村大街小巷全覆盖。
????“除了道路的改善,村里新建排水沟1580米,在建一座2000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场和沿街摆放了40个垃圾箱,亮丽的公益广告在墙上展示,这些都美化了村庄,提升了棘针庄村的整体形象。村庄的面貌实现了大变样,村民的精气神儿也跟着有提升,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也就指日可待。”在该村驻村一年多的党支部第一书记李国奇深切地感受到了棘针庄村人的变化。
????贫困群众有活儿干
????针对村里精准识别的30户贫困户、123名贫困人口,棘针庄村又通过怎样帮扶让他们实现脱贫呢?入户走访最有说服力。
????在贫困户王海叶家中,52岁的她正坐在轮椅上收拾厨房,提起村里的帮扶,她有些激动:“俺和老伴儿都有残疾,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为了解决俺家的实际困难,村干部给俺家孩儿在产业园区找了工作,一个月2000多元钱。关键工作的地方是离家近,他也方便照顾家里。”在棘针庄村,向王海叶家一样,大部分的贫困户通过解决家庭人员就业实现了脱贫。
????“棘针庄村虽说没有支柱产业,但优势是地理位置比较好,处于107国道沿线又临近镇区,交通便利。这两年,随着宜沟镇的产业园区发展,我们能够为贫困群众优先提供适合的岗位,再加上村里的一家农业合作社和一处果园,也能吸收部分劳动力,村干部想尽一切办法,让贫困群众能够自食其力。”李国奇说,通过产业带动和转移就业,让棘针庄村的贫困群众有活儿干,这是当地扶贫干部的又一工作重点。
????“今年年底,棘针庄村要实现脱贫,上个月我们针对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开展了入户走访、评估,按照国家规定的年人均收入3100元以上的脱贫指标,我们村已经提前完成任务。现在就等着月底上级部门来村里验收,我们棘针庄村经得起考验。”李文平信心十足地说。
????生产生活更方便
????“棘针庄村位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岗坡地的交界地带,过去主要靠地表水浇地,可现在浅水井已经基本没有水了。”在棘针庄村北部,该村党支部委员王文生指着眼前的麦地说,“北地就是村里浇地最难的地块。”
????2012年的时候,村里组织打了20多眼40米深的井,就是为了缓解村民浇地难,可当时打完就有的不出水,还是没能解决实质问题。今年,为了彻底解决当地群众浇地难,棘针庄村申请小农水改造项目资金,新打了5眼120米的深井,铺设地埋管道5000米,目前,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完善。“俺家的地就在北边,每年到了浇地的时候,每户出俩人,都得四五家一起浇,光水龙带就要扯上近1000米,才能从南边的永通河里把水引过来,有时候连续浇上半个月才能把几家的地浇一遍。浇地真是村民的一大心结。”村民王爱民说,“今年趁着冬闲,村里挖了深井,在地头每隔100米就有一个出水口,听说明年就能用上了,那浇地就方便多了。”
????浇地的便利只是棘针庄村基础设施改善的一个缩影。2016年,棘针庄村共争取各项扶贫资金359.2万元,包括小农水项目新打5眼机井、农村电网改造项目、翻建便民服务大厅等,这些项目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村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村容村貌获改变、贫困群众有活儿干、生产生活更方便,这些都是棘针庄村在脱贫道路上让农民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怎样才能算得上是走出贫困?我认为不仅是农民收入跟得上,而且生活质量要提高、生活环境要改善。只有农民的生活越过越有劲儿,日子才能越来越富裕。”采访结束时,李国奇感慨道。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棘针庄村脱贫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tangyin/52325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