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5 15:58 我要投稿
金根喜在摘西瓜
□记者?黄亚明?郭凡?文/图
??? 30多亩地的粮食、十几亩地的西瓜、四五亩地的红薯、二三亩地的樱桃西红柿,在汤阴县古贤镇北周流村,虽然这些家当看起来不起眼,但这是脱贫户金根喜家去年顺利脱贫的全部家底。
????金根喜家脱贫前属于因病致贫户,他爱人靳改风患有心脑血管病,造成偏瘫,大儿子金亚杰从小有佝偻病,两人治病花去了家里大部分积蓄。2015年,金根喜想流转土地种西瓜,他的帮扶责任人王刚借给他2万元,金根喜流转了20亩土地,种上了西瓜和樱桃西红柿,第二年赚了钱就还了账。去年,金根喜的大儿子金亚杰在郑州找到了当厨师的工作,小儿子金亚丰在青岛一家鞋厂打工,再加上村里的光伏扶贫分红和扶贫医疗保险,金根喜一家顺利脱了贫。
????今年,金根喜想再扩大土地流转规模,而要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效益,首先需要一台大型拖拉机。苦于一下拿不出钱买拖拉机,金根喜发了愁。听说了金根喜的愁事儿,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现军找到他家,给他支了一招。原来,农商银行有扶贫小额贷款政策,无需担保,政府贴息,最高可贷5万元。只要有贷款意向和劳动能力,填写申请表,通过审核后,不用出村,3天之内贷款就能到账。金根喜当即决定申请贷款5万元。果然,他填了申请表没过多久,贷款就批下来了。金根喜果断添置了一台二手的东方红拖拉机,租人家的机械犁地一亩需要80元,而自己有了拖拉机后,犁一亩地能省一半儿钱,这让金根喜鼓足了干劲儿。
????“这十几亩地西瓜产量约有2万公斤,虽然今年西瓜卖不上价钱,但加上粮食和其他农作物,预计年底收入能有5万元。”7月12日,在北周流村的一片瓜田里,金根喜随手摘了一个西瓜切开,让我们尝尝甜不甜。看着停在地头的拖拉机,金根喜笑着告诉记者,“穷日子过怕了,政府都帮咱,好不容易摘了‘穷帽’,可不敢再戴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北周流村是省级贫困村,也是古贤镇最大的村。全村有918户、3960名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4户。这几年,“扶贫快车”开到了每个贫困户家门口,村“两委”因人施策,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制定了技术培训、协调务工、低保救助等不同的帮扶措施,通过产业扶贫、转移就业、金融扶贫等分类扶贫措施,38户贫困户已脱贫。其中,扶贫小额贷款最受有创业意向却缺乏资金的贫困户欢迎。
????在北周流村,金根喜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越来越多的有创业意向的贫困户申请办理“扶贫贷”。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现军告诉记者,他们调查走访结果显示,全村20多户贫困户有贷款意向,有5户脱贫户领到“扶贫贷”。他拿出厚厚一摞档案给记者看:这是脱贫户王利军的档案。两年前,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他去县城卖炸串,生意越做越大,去年脱了贫。今年,他贷了5万元,在县城里办起了自己的夜市摊点。这是脱贫户王从保的档案。他是一名残疾人,家里妻子智障,老母亲88岁,全靠女儿务工养家。今年他贷款5万元,准备养牛。还有去年脱贫的莫合花,今年贷款1万元,在镇上开起了卖布店……
????在北周流采访时,记者欣喜地发现,扶贫小额贷款不仅为贫困户提供了创业的启动资金,也为他们带来了脱贫增收的希望,可以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为了“贷”动更多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北周流村今年将重点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鼓励有劳动能力、创业意向的贫困户申请小额扶贫贷款,通过古贤镇大众创业项目库,筛选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帮助贫困户自主创业,及早脱贫。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北周流村:足不出村钱到账 夸夸咱的“扶贫贷”》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tangyin/63395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