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文峰区新闻 >

家有善邻幸福多

[摘要]原标题 :家有善邻幸福多 ——文峰区王村贾会林夫妇的故事 □记者 尚丽娟 ??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好邻居能够让生活充满人情味。在文峰区王村就有这样一对众口称赞的好邻居——贾会林和范凤珍夫妇。 ????9月6日,记者来到王村南一街,远远看到贾会林夫妇门...

原标题:家有善邻幸福多

——文峰区王村贾会林夫妇的故事

□记者 尚丽娟 

??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好邻居能够让生活充满人情味。在文峰区王村就有这样一对众口称赞的好邻居——贾会林和范凤珍夫妇。

????9月6日,记者来到王村南一街,远远看到贾会林夫妇门前挂着两面旗——国旗和党旗,旁边是他俩开的商店,店门前种满了鲜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谢谢贾大哥,我的钱要不是落到你们这,估计就找不回来了。谁能和你们这样的好人做邻居,那是有福气的人。”经常送货的阎福勇拿着夫妇俩替他保存的430多元钱感激地说。

????开店20年不收买针钱

????今年70岁的贾会林当过工人,经过商,后来和退休后的老伴儿范凤珍一起开了家门市部“商惠苑”。说是经商,倒不如说老贾经营的是“寂寞”。那几年时兴开棋牌室,有人找到老贾,想租他的房子开麻将馆。老贾两口子自己不玩麻将,也不支持别人玩,主要是防止发生赌博现象。不管房费高低,老贾就是不答应租给人家,结果弄得不欢而散。房子没有租出去,那就自己开门市!于是,老贾成了“小老板”,每天骑着自行车,风里雨里进货,起早熬夜看门市,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开门市,不为自己,街坊邻居能用到的什么针头线脑我们这里都有,不为赚钱,就为方便群众。”范凤珍说。正说话时,同村吴凤琴的孙子来买针,范凤珍说:“我们这个店开了20多年,只要有人买做活的针从来不要钱。”

????邻居孩子把“贾爷”当亲爷

????“俺婶子老两口可是热心肠。门前街道常有孩子玩,过往的车开快了,他俩都会拦一拦,劝人家开慢点;谁的手机丢店里了,他们都会打电话找失主;街坊邻居谁家有急事都敢把家门的钥匙留给他们……”邻居雷凤娥来店里边买鸡蛋边夸贾会林夫妇,“就说俺家大儿子,他早把他‘贾爷’当亲爷了。”原来,雷凤娥和贾会林是一墙之隔的邻居,用老人的话说,他们两家的墙上打一个窟窿那就是一家。几年前,雷凤娥家还不算富裕,爱人帮人拉货,雷凤娥在家带孩子,没办法出去干活,家里的老人又都帮不上忙。范凤珍就对雷凤娥说:“你还年轻就出去挣钱吧,孩子我帮你照顾。”就这样,雷凤娥的大儿子每天中午到贾会林家吃饭,老两口把他当亲孙子带。有一次,雷凤娥对大儿子说:“天太热,去给你爷送块西瓜。”她儿子立马跑到贾爷家送西瓜。现在,雷凤娥的大儿子已经上了大学,每次回来都去看望贾会林夫妇。

????红白喜事少不了“贾厨师”

????此外,贾会林还有一手好厨艺。每逢邻居谁家有个婚丧嫁娶,人们第一个想起来帮忙的人必定是他。他不仅有过硬的厨艺,而且责任心强,不管谁家需要,总是有始有终,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久而久之,贾会林自然就成了“厨房领班”。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家,他又自备了菜刀、水裙等常用物品,随用随取,被邻居们亲切地称为“贾厨师”。

????贾会林夫妇不仅在热心助人、友善为邻上带了个好头,平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是中规中矩。他们总是在自家门口悬挂国旗、党旗,几十年如一日。老两口在无声地告诉人们:“我们是共产党员,请大家监督!”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家有善邻幸福多》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wenfeng/47016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