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1 09:49 我要投稿
原标题:年轻的“老反贪”
——记文峰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科副科长刘章锋
图为刘章锋在翻阅卷宗
□记者 张璐 文/图????刘章锋,32岁,别看年纪不大,他却是一位“老反贪”。
????此处的“老”,不是说年纪大,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刘章锋对反贪事业情有独钟。从2008年大学毕业进入文峰区人民检察院至今,整整8年时间,他一直在反贪岗位工作,从办事员到侦查一科副科长,一步一个脚印。二是他办案经验十分“老”辣。8年时间,他主办大要案10余起,参与办理大要案40余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检察系统学习的榜样。
????检察事业的“忠诚粉丝”
????大学毕业后,刘章锋得偿所愿成为一名反贪侦查员,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勤奋工作,认真钻研,踏实稳重,不骄不躁,很快便牛刀小试、初露锋芒,成为文峰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涌现出的好苗子。即便如此,学习法律知识依旧是他最大的爱好。
????“每办结一起案件,我们总喜欢三五个人找个小餐馆庆祝一下,可每次邀请章锋他都以各种理由推脱,我们以为他不合群儿,可后来发现,当我们外出就餐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办公室看各类法律书籍,原来他是在补充精神‘食粮’。”同事赵晨光说。
????在工作中,刘章锋从不放过任何向同事求教的机会。遇到反贪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他的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从法律知识到办案技巧,从抓捕经验到审案细节,凡是他能想到的都要问个遍。为此,同事们甚至开玩笑地叫他“十万个为什么”。
????反贪战线的“拼命三郎”
????时至今日,刘章锋依旧记得到文峰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报到时的情景。当时的局长温新宇告诉他:“选择了反贪事业,穿上了这身制服,就选择了忠诚奉献和挺身而出。”这也成为刘章锋一生的不懈追求。
????2012年7月,刘章锋主办安阳某国有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刘某受贿案。办案期间,刘章锋发现,刘某与上海一家电梯销售企业负责人关系密切,此人涉嫌行贿,也是案件突破的关键证人。于是,他们一行4人来到上海实施抓捕。“当时,我们只掌握该嫌疑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在2000多万人口的上海,人生地不熟,抓捕难度可能而知。”刘章锋回忆道。后来,他们查到该嫌疑人在上海有5套房产,可逐一侦查却并未找到嫌疑人,案件一时陷入僵局。因为时间紧迫,刘章锋和同事商量后,决定冒险假扮快递员直接联系嫌疑人妻子,确定其实际住址。经过电话中的一番周旋和较量,才得知嫌疑人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而租住在上海一所著名中学旁的小区。他们随即赶往该小区,可偌大的小区如何找人?“我们和当地警方联系,随后用一上午的时间才把相关信息从五六千户的居住信息中摸排出来。”刘章锋说。当时是上海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由于既要进入楼道里面冒着近40℃的高温轮班蹲守,又要坐进开着空调的车里隐蔽,回来后,他落下了颈椎病的病根。
????为国尽忠的“人民卫士”
????常言道,忠孝不能两全。但从小父亲就告诉刘章锋,为国尽忠就是为父母尽孝。2010年5月,文峰区人民检察院侦办我市某医院受贿窝案。从案件初查立案,到蹲守抓捕,再到突击审讯,刘章锋连续十几天起早贪黑,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案件办理期间,其父不幸病故。在老人病重弥留之际,他没能在床前尽孝,即便是在治丧期间还致电同事,为突破案件出谋划策。在办完父亲的丧事后,他顾不上身心的疲惫和痛苦,毫无怨言地回到工作岗位,连续奔赴多地调查取证。
????尽管他是一个顾家的男人,尽管他深爱着妻子和女儿,可陪伴家人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女儿尚未满月的时候,刘章锋被抽调到中储粮窝案专案组,开始了与妻女聚少离多的日子。因为长期身处办案一线而与家人“中断”联系,女儿对老是不着家的爸爸自然感到陌生。2014年年底的一天,出差归来的刘章锋回到家,当听到快两岁的女儿朝他奶声奶气嚷嚷“叔叔好”时,那一瞬间,他心酸不已,当即就红了眼眶。刘章锋明白,自己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等女儿长大了,一定会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一定会因为有这样一位敬业乐业、无私奉献的检察官爸爸而深感自豪。
????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年轻的“老反贪”》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wenfeng/51392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