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3 11:51 我要投稿
原标题:村镇盛开幸福花
——殷都区伦掌镇文明建设掠影
图为许炉村“和谐广场”
□记者 高倩 文/图走邺城大道,沿洪积路西行,在安阳市西北35公里处,有个镇名叫伦掌。曾经,它因香山寺、康王庙闻名,如今,这里到处盛开着文明之花。11月中旬,记者走进了这个70余平方公里的小镇。
????敢叫旧貌换新颜
????走进18000平方米的伦易广场,中央的太极图案格外醒目,广场两侧是高高低低的绿篱与树阵,高低挺拔的灯杆穿插其中,广场西侧是休闲长廊和健身苑,放眼望去一派和谐。“6年前广场建成了,几经讨论终于确定了名字。‘伦’代表道德、品质、高尚,‘易’代表变化、美好、和谐,寓意勤劳、善良的伦掌人要将家乡由闭塞、落后变得开放、富裕与和谐。”伦掌镇党委委员贾军伟告诉记者。一位在广场晒太阳的老汉赞叹道:“如今这里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平常有唱歌的,有跳舞的,还有健身的,不仅聚集了本地村民,还吸引了不少附近村镇的人。”
????伦掌镇党委书记申福兴兴致勃勃地介绍,5年来,为了全镇的文化建设,该镇投入1.5亿元,新修了新区大道与府前路等道路,全镇23个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还种植了2万余株花草树木,主次干道安装了600余盏太阳能路灯,实现了平安灯全覆盖,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观。
????给平淡生活“加料”
????“忠”“信”“礼”“义”“廉”,这是在伦掌镇记者看到的文化墙,类似的文化墙全镇一共有8000余平方米。不仅如此,为了宣传文明新风,该镇还在主干道的灯杆上制作了红旗造型的宣传展板,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申福兴说,自从确定打造省级文明城镇的发展目标后,伦掌镇设计出文化富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的发展思路,利用春节、重阳节等重大节假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给村民平凡的生活加入了“调味料”。3年前,镇政府东侧的伦掌镇文化站正式对村民开放,配套的图书室、阅览室和活动室给大家提供了专门的活动场所。尤其是镇上投入1500万元改建、新建学校,教学水平得到提高,4名学生先后被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录取。
????“镇里举办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家的生活,让我们乐在其中。比如,我们熟悉的‘七一’文艺晚会和‘我最喜爱的图书’有奖征文活动都很受欢迎。”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如今流行的广场舞是该镇的文化品牌,东柏涧村的舞蹈代表队2014年在全县首届广场舞电视大赛中一举夺冠,2015年又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文明之花遍地开
????“近两年,该镇文化村镇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各村积极争创信用村,各家积极争当文明户,还开展了‘好媳妇’‘诚信文明经营户’等评选活动,道德新风吹遍了村镇的每个角落,村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伦掌镇也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单位与市级文明镇的称号。”贾军伟告诉记者。
????“比如我们村,曾因司马懿冶炼兵器而得名,过去一片破败,小伙子娶媳妇都难,如今连续10年未发生刑事案件,今年还被确定为人居环境改造示范村。”许炉村党支部书记许合营接过话茬,给记者讲述了他们村好媳妇的故事。她叫何玉莹,结婚那年公公就去世了,婆婆常年有病。她悉心照顾老人,给婆婆洗脚、梳头,陪婆婆睡觉。有一次,听说婆婆脚疼,她就把婆婆的脚抱在怀里揉。四五年前,何玉莹在外打工的丈夫生病返乡,卧病在床的他常常想不开,有时不吃不喝,还产生过寻死的念头,每次何玉莹都不厌其烦地安慰他。在何玉莹的悉心经营下,家里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除了好媳妇,伦掌镇还有不少好商户,经营超市的王文新就是其中一位。今年7月的暴雨之后,王文新听说都里镇受灾严重,赶忙准备了200箱方便面和纯净水给受灾群众送去。重阳节他还自掏腰包为镇上60岁以上的老人发长寿面,受到不少乡邻的称赞。
????这些年,文化建设如一股清风,将文明送进了千家万户,让幸福之花四处绽放,让伦掌镇到处洋溢着幸福与和谐。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村镇盛开幸福花》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yindu/51533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