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安阳县新闻 >

安阳县开展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

[摘要]原标题: 风雨过后是彩虹 ——安阳县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纪实 □张更明 邓红刚 ????没有见过的大灾,没有见过的大干。经受了“7·19”特大暴雨严峻考验的安阳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夺取抗洪抢险决定性胜利之后,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迅速投入任务...

原标题:风雨过后是彩虹

——安阳县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纪实

□张更明 邓红刚

????没有见过的大灾,没有见过的大干。经受了“7·19”特大暴雨严峻考验的安阳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夺取抗洪抢险决定性胜利之后,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迅速投入任务艰巨的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之中。他们与灾区人民一道,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克难攻坚,顽强奋战,使灾区面貌日新月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

????截至目前,安阳县财政投入资金2亿元用于灾区建设,受灾群众已得到了妥善安置,灾区已全部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信畅通,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吹响进军号 明确路线图

????7月31日,安阳县“7·19”特大洪灾生产自救暨灾后重建工作动员大会在笑天影城隆重举行,由县、乡、村1100余名干部群众参加的会场,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安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作出了把抗洪救灾转入生产自救灾后重建阶段的决定,吹响了这场攻坚战的冲锋号角。

????“灾后重建关系到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一定要明确任务、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灾后重建攻坚战。”安阳县委书记张聪智的一席话既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使与会人员深受鼓舞。

????这次300年不遇的强降雨使安阳县19个乡镇受灾,12个乡镇电力、通信设施严重受损,其中4个乡镇全部中断,受灾村庄353个,受灾人口56万余人,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扎实有效,县委、县政府明确了迫在眉睫、当务之急的三大任务:一是把基本生活保障好,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学上、有病能及时治疗;二是把基础设施建设好,集中力量抓好交通运输设施、电力通信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的恢复重建;三是把生产经营恢复好,组织灾区群众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养则养的路子搞好生产自救,力争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不减产。

????建立工作机制 强化结对帮扶

????灾后重建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头绪多、持续时间长、建设任务重,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安阳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精心组织,建立了灾后重建工作运行机制,全面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把灾后重建的保障工作落到了实处。

????为了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安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全县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挂帅,县四个班子领导干部全员参与,全面保障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任务落实。同时,对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实行台账管理,建立台账,“挂图作战”,严格灾后重建工作周例会推进机制,由县纪委、组织部门对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督导检查,形成了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

????建立网络化帮扶救助责任体系,是安阳县灾后重建工作的重大举措。该县四个班子领导干部分包帮扶乡镇,83个县直单位一把手分包帮扶重灾村,县、乡近3000名机关干部分包重灾户,83个县直单位、垂直单位、群团组织选派干部1199名,选派教师530名,与千名乡镇干部一道,分包帮扶9个重灾乡镇的96个重灾村、805户重灾户,与受灾群众结对子、结亲戚。

????科学的运行工作机制、严格的保障措施,大大促进了生产自救灾后重建的工作进度,目前对重灾乡镇、重灾村灾情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灾后重建工作规划和台账已制订到位,预计村内饮水、道路在9月底前可恢复到灾前水平,道路中修及小型桥涵等项目12月底可全面完工,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次第展开,卓有成效。

????领导拼在一线 乡镇奋力争先

????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牵动着全县各级领导的心。他们情系灾区,心系群众,把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强力推进,赢得了灾区群众的普遍好评,有力地树立了党和政府良好的社会形象。

????崔家桥镇是滞洪区,高村位于该镇的最低处,如同锅底一般。在这里,只要提起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纪献,村里群众便赞不绝口。人们清楚地记得,他在洪水来临之际,拿着喇叭、趟着急流走上街头,督促群众迅速转移;他冒着酷暑走进村民安置点问寒问暖,亲切慰问;他多次走进村里指导重建工作,排忧解难,不少群众感动地说:“人家县长那么忙,还一直牵挂着咱老百姓,真是我们的‘亲民县长’啊!”

????领导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在各级领导的影响和带动下,整个灾区一扫洪水带来的阴影,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全身心投入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中。各乡镇迅速行动、奋力争先、自力更生,重建家园高潮迭起,处处是如火如荼、艰苦奋战的场景。

????许家沟乡按照“群众自救、政府扶持、社会参与、邻里互助”的原则,积极推进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形成了灾后重建激励机制。北庄村100米路岸被严重冲毁,村“两委”不等不靠,组织群众连续奋战,仅用3天时间便全部完成。管家庄村“两委”组织钩机日夜不停地开挖渠道,清理渣石,及时打通了通往村里的道路。目前,全乡已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启动急需办的各类项目104项,全乡生产道路全部打通,确保了群众的出行和秋收需要。

????善应镇组织7个工程队,出动钩机11台、铲车33辆、运输车100余辆,奋战在灾后重建第一线,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他们采取“先干先补、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追责”的办法,开通微信,每天由村干部汇报工程进度,由党委书记点评,极大地调动了各村的积极性。各村纷纷自筹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其中天喜镇村自筹资金10万元,南平村自筹资金15万元,冯家洞村自筹资金10万元,南龙山村自筹资金16万元,确保了修路、架桥、清淤、安装排水管道等项目建设的需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马家乡为切实加强灾后重建工作的领导,建立了村级重建工作小组。该乡把村级干部、年轻党员全部分包到户,要求他们认真履行安抚群众、讲解政策、宣传引导等职能,发动群众生产自救,参与建设村内工程,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该乡已按施工进度分批次免费发放水泥500余吨、石灰100余吨,广大群众灾后重建积极性高涨。

????在东部受灾乡镇,生产自救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崔家桥镇位于滞洪区内,41个村进水,5.1万亩农田被淹,生产自救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形势严峻。他们全员上阵,明确分工,动用钩机12台,对梨园沟、幸福渠、艾亭沟等8条沟渠进行疏通,清淤600立方米;购置22台水泵,组织群众将农田和深坑积水抽排到安阳河;对全镇37处道路冲毁隐患点进行修垫,方便了群众出行;组织52支突击队、帮扶队,清理淤泥、垃圾20万立方米,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环境。

????永和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和全体机关干部、村里群众并肩作战,全力开展生产自救工作。他们安排电力、安监、企业办、教育等部门每天对全镇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田营、后龙等5个村庄排水需经过河北地界,该镇主要领导亲自到柳园镇协调解决了通水问题。他们请来水利技术人员,测量海拔高度,划定开挖渠线,镇机关干部和5个村300余人冒着炎热酷暑,奋战5天,终于将积水全部排入安阳河内,将洪涝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为麦播奠定了良好基础。

????放眼全县灾区,从都里镇到磊口乡,从吕村镇到瓦店乡,处处摆开了生产自救灾后重建的战场,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感人场面。各乡镇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得力措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投入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中,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崭新气象,先进典型竞相涌现,模范人物层出不穷,感人事迹数不胜数,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安阳县开展生产自救灾后重建工作》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anyangxian/45718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