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16 09:02 我要投稿
□记者 王璐
今年,由国家旅游局印发的《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等相继实施,使得文明旅游这一话题再度受到各界关注。我市文明旅游现状如何?市民和相关部门如何看待文明旅游?5月15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不文明出游行为有所减少
?从今年4月6日起,国家旅游局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该办法俗称“游客黑名单”制度,一旦游客被列入,其不良信息记录将被保存1年至2年,而且将影响其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出境、银行信贷等。
?“近年,随着节假日出游人数的增多,人山人海考验的不仅是景区、旅游单位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考验游客的文明程度。”我市旅游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说。他表示,从近两年节假日出游情况来看,不文明旅游行为有所减少,游客的文明意识在增强,但在一些旅游景区内,不文明行为仍然时有发生。
?“自助行”成管理死角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更多的旅游文明问题出在自由行游客身上,例如自驾游过程中出现的乱扔垃圾、胡乱变道鸣笛、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对此,我市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内还缺乏专门针对自由行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约束管理机制,特别是在景区管理范围以外的区域,基本是靠游客自觉。
?对此,我市一家旅行社负责人杨燕说,自助游中确有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但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没意识到这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比如,一些国外景区坐便器上有坐便纸、一按按钮就会转到新纸,一些游客不知,不小心将新纸弄脏。一些景区卫生间备有厕纸,用后应冲掉,但我国多数人的习惯是将厕纸扔到纸篓,积累多了,又乱又脏……这些被看到的不文明现象都是与不懂、不知、不明白有关,误会形成后成为不文明印迹。
?从小事做起共建文明社会
?当遇到不文明行为时,你会怎么做?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多数受访者选择了委婉劝导、开办道德讲堂,对不文明出游行为进行严惩等方法排在之后。
?文峰区甜水井街道办事处后仓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建庆认为,对于不文明出游行为,除了政府引导外,还需要大家自觉遵守文明礼仪。如何做到文明,最重要的就是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从自己做起。怎么才能从自己做起呢?就是能做到换位思考。
?环境文明成就行为文明
?“进了景区,大家就变文明了,而出了景区就忘了文明。”我市一家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说。她表示,近年,景区在不断加大文明旅游引导力度,节假日人流量虽然较大,但通过有序规劝和引导,如今景区内的不文明现象有所减少,但人们时常会在景区进口和出口区域看到有乱扔垃圾的情况出现。
?记者走访市内各大商圈、公园发现,即使周边设施齐全、提示明显,甚至有明确的处罚警示,公共场合吸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停乱放车辆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显而易见,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都是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造成的,而这些坏习惯是如何被‘娇惯’出来的,值得整个社会进行反思。”我市一家景区的管理人员说。她认为,公共场合文明旅游可以靠引导和管理体制进行约束,但真正要根治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还得从培养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点滴抓起。文明旅游,重在细节,美在德行。
《重在细节 美在德行》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18916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