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20 13:08 我要投稿
图为刘少辉正在查看桃树长势
□本报记者 刘 博 文/图
“你别看这桃树树干低矮,桃子也没有市面上卖得大,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有机水果,不仅水分多,甜度也高!”说话的人叫刘少辉,一个充满活力的“80后”。
7月16日,记者见到刘少辉时,他正在位于汤阴县宜沟镇的佳多琵琶寺万亩有机生态园内采摘桃子。“这个袋子是可降解遮阳罩,目的就是避免桃子过度光照。”别看刘少辉年轻,说起专业知识来可是头头是道,这跟他的学习经历密不可分。
2011年,刘少辉从河南农业大学园艺技术专业顺利毕业,当同学们选择到大城市从事园林规划相关职业时,他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广袤的农村。他认为,这里才是园艺技术专业学生施展拳脚、大展宏图的地方。2012年,刘少辉向佳多琵琶寺万亩有机生态园投了份简历,很快,他成为这里的一名果树技师,负责有机生态园内果树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
和如今的乐观、自信相比,刚来到佳多琵琶寺万亩有机生态园的刘少辉多少会有些失落感,时至今日,当初第一次到这里的场景历历在目。他说:“岗区到处都是草,看着心里不是滋味,我有点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尤其是看到同学在网上晒自己的城市生活,我多少有点失落感。”
可几个月下来,刘少辉对于佳多琵琶寺万亩有机生态园的感情越来越深了。“这里环境好,我们从事的有机果蔬种植行业很有前途,想到这里,我立马心情舒畅,工作热情也高涨起来。”刘少辉说。
经过短暂的熟悉业务后,刘少辉发现,佳多琵琶寺万亩有机生态园对于果树的放任性管理已经影响到果树产量。他立即向公司建议,每年定期修剪果树树枝,以此提高产量。建议很快被采纳,生态园果树产量明显提高。
已经积累一定经验的刘少辉不忘学习,他说,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看似硬邦邦、冷冰冰,等真正工作之后才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大有用处,能够很好地指挥实践。因此,他建议在校大学生抓住在校学习的机会尽量多地学习专业知识,以备工作之后使用。
此外,刘少辉还经常到外地接受最先进果树种养知识培训。他说:“果树种养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我不学习就落后了。”
刘少辉的老家在安阳县宜沟镇西夏寒村,如今,他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要在家乡也建一个有机蔬菜种植园。他说,这是自己的一个梦,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他会坚定地走下去,早日让自己梦想成真。
《扎根农村的“80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20778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