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殷都安阳 >

为劳动者点赞:内黄县王相荣敬亲孝亲获赞誉

[摘要]大河网讯 “万善孝为先”,在具有两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孝老敬亲是传承了几千年以来的一种美德。今天,在内黄县城关镇关庄社区,就有一位家喻户晓、大家口碑相传的名人,她就是数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的王相荣。说起王相荣,街坊邻居们无不树起大拇指,直夸...

  大河网讯   “万善孝为先”,在具有两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孝老敬亲是传承了几千年以来的一种美德。今天,在内黄县城关镇关庄社区,就有一位家喻户晓、大家口碑相传的名人,她就是数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的王相荣。说起王相荣,街坊邻居们无不树起大拇指,直夸这个媳妇了不起。

  今年57岁的王相荣心直口快,说话大嗓门,走路一阵风,干活手脚麻利,做事心思缜密,夫妻相敬如宾,对公婆比自己爹妈还亲。在她的影响下,女儿自幼简朴,勤奋好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爱岗敬业,诚信待人,为和睦的家庭经常带来欢乐。

  在妯娌眼中,她是位勤劳能干、和蔼可亲、朴实善良的好大嫂,默默无闻的为家、为公婆、为丈夫、为孩子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能吃苦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位勤劳乐观、任劳任怨的好心人。

  1983年,王相荣与内黄县汽车修理厂的王勇从相识、相爱到结为夫妻。婚前,她就知道王勇有年迈的父母,但这位善良的姑娘想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于是毫不犹豫的嫁给了老实本分的青年王勇。婚后的生活比较安宁,双方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有滋有味。

  2006年10月21日,一场不幸的意外打破了这个家原有的平静祥和,丈夫突患心肌梗塞住院,她一个人没日没夜的在医院精心照顾病倒的丈夫,回到家还要假装轻松的去宽慰两位老人的心。很难想象,一个单薄的女人,在本该悠闲享受生活的年纪,是怎么熬过一个个恐慌焦虑的夜晚,是怎么忍住一颗颗担惊受怕的眼泪。丈夫病情好转后,本就患有静脉曲张的她却因为过度劳累而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症,一连几天趴在床上起不来,可是她依旧选择微笑着面对生活,因为有家人在,有爱在。

  王相荣曾在县城一家饺子铺打工,干活尽职尽责,从不偷懒,冬天,顶着严寒早出晚归包饺子的她,双手严重冻裂,却仍旧坚持上班,别的员工被换了一批又一批,老板却宁愿给她加工资也要留住她。

  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冬天的一天 公公早晨起床时,因头晕而从床上摔到地上,导致大腿骨折,这是继婆婆一月前手腕骨折刚有好转后这个家庭所遭受的又一不幸事件,全家顿时乱成一团,八十五岁的婆婆更是吓得直哆嗦。在医院做过接骨手术后,王相荣就家里医院两头跑,忙的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公公出院时,她已瘦了8斤,娘家妈看见心疼得哭了好几回,她却无怨无悔。

  出院后,钻心的疼痛和伤情要求,使得老人整日卧床,活动受限,疏于锻炼,精神状态也很差,作为儿媳妇,她在护理上更为精心细致。为了避免肌肉萎缩,她经常帮老人做胳膊、双腿的按摩。但是老人最终还是没能站起来,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公公常常会把屎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公公擦洗干净身子,把被褥拆洗干净,从没说过一句怨言。看着倍受病痛折磨的公公,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有过担心,怎么照顾才能让老人少受点罪?有过难为情,怎么克服“外老子”的尴尬?有过抱怨,弟弟妹妹或在外地、或忙于工作,丈夫又患有重大疾病,自顾不暇,年迈的婆婆、瘫痪在床的公公只能靠自己照顾?没有豪言壮语,没人帮忙相助,为了这个家,她毫不犹豫、义不容辞的担当起照顾老人的义务。

  近五年如一日,王相荣不分昼夜、默默无闻的照顾着婆婆和瘫痪的公公,不嫌苦,不嫌累,不嫌脏,端屎倒尿。为了不让公公生褥疮,她每天定时给老人翻身、按摩,陪老人聊天,用轮椅推着老人上街转悠,还要每天用温开水帮老人擦洗身体。每次给公公喂药时,她都细心的先试试水烫不烫,再把药放到老人口中。公公长期卧床,食欲不振,所以每次喂饭是她最头疼的事情,不知道要说多少好话,讲多少道理,这顿饭才能哄下肚,等到她吃饭时,饭菜早已没了热气。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在公公住院期间,她的父亲因心脏病复发而去世,全家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为了照顾公公,办完丧事第二天她就回了婆家,她知道,这个家离开了她就真的要塌了。

  公公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一发起火来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恶语刺人,连天天照顾她的儿媳妇也不例外。可是这么多年来,王相荣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每次被公公大骂时,她总是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偷偷哭一会儿,默默地把眼泪和委屈吞进肚子里。邻居为她鸣不平,她却说;“俺公公天天躺床上心情肯定也不好,让他窝在心里的火发出来,心里就会舒服些。”过度的操劳,让这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很多,沧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无不显现出她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王相荣尽心尽力,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老太太对媳妇真是打心眼里喜欢。如今,婆婆也已经有九十岁高龄,身体硬朗、精神舒畅,走起路来一点都不像这个年纪的老人,邻居说她有福气,婆婆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

  弟弟、弟媳远在千里之外工作,很少回家,去年春节二人回老家陪父母住了一周时间,看到大嫂每天都像亲闺女一样侍奉公公,弟媳被深深地打动了,她说:“都说嫂子孝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真的服了。”女儿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在她的耳濡目染下,女儿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家里买了好吃的东西,女儿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塞。

  在王相荣的照顾下,公公的脾气也渐渐变得好起来,不再那么暴躁,无论和谁说话都都比较心平气和,婆婆也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妇好,周边邻居谁家有了矛盾,只要一提“跟人家相荣比比”,就都低下了头,社区把王相荣评为“敬亲孝亲好媳妇”,镇里授予她家“五好家庭”。王相荣,一个平凡但不简单的女子,为维护这个家庭的幸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撑起了一片宽广的天地,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人间有大爱,天地有真情。在公婆的眼里,她是“贴心棉袄”;在儿女的眼里,她是“了不起的妈妈”;在邻里乡亲的眼里,她是“翘大拇指的好媳妇”;在村民的眼里,她是“孝心献给长辈”的模范。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不吝啬地为每个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作为一个儿媳妇,王相荣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词藻华丽的表白,她以一个典型东方女性的善良心态,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情,把“孝”字深深刻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写着“孝”的朴实无华。(张攻关)


《为劳动者点赞:内黄县王相荣敬亲孝亲获赞誉》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25639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