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4 09:31 我要投稿
图为刘剑昆(右)在林州市陵阳镇河道清淤现场采访抢险人员(李永庆 摄)
□记者 刘剑昆
面对无情的灾难,我的脚步奔波在太行山的沟沟坎坎中。我曾与房屋被冲塌的百姓一起掉泪,更为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的党员干部群众而感动。我以深入灾区采访的行动和饱含真情的文章与他们共患难。
????7月19日早晨,雨越下越大,林州城区街道变成了河流。我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这样的强降雨一定会导致灾害发生,乡村干部一定在抗洪抢险。我冒雨驱车30多公里赶往东姚镇,沿途看到有多处路岸坍塌,洪水漫过路面,暗暗提醒自己谨慎驾驶。
????我与东姚镇镇长吕玉明联系,得知他正带着镇村干部在东姚镇南窑村抢险,我向南窑村赶去。快到村口,我的车被从山坡上倾泻下来的洪水前后夹击,进退两难。我被迫把车停在地势较高的路段,然后下车撑着一把伞蹚着没膝深的洪水走进村里,采访正在抢险的镇村党员干部群众。当时,洪水正冲刷着村下面几户村民的房屋,房屋有坍塌的危险,抢险人员有的转移村民,有的冒雨搬石头垒砌防洪墙,有的疏通排水沟,目的就是为了保住村民的安全。我在洪水中拍摄下了这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在抢险结束后才采访镇村干部,并一一记下了抢险人员的姓名和身份。
????7月25日,我到东岗镇大河村采访,看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康庆带领党员突击队在被洪水冲毁的街道上清理淤泥,我很感动。为了拍摄好他们劳动的场面,我脱下鞋袜,赤着脚蹚着泥水多角度拍摄。从后来的采访谈话中,我感到我的这个举动感动了在场的党员干部群众。
????正因为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同吃苦共患难,我才能听到他们的心声,体会到他们的艰苦,感受到他们的决心,才写出了《危急关头,干群一心战洪水》《太行山中战洪魔》等真情文章。我想,共患难才会有真情文章,写出这真情文章,也是尽一份抗洪救灾的责任。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豫都网发布,豫都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豫都网-安阳日报”或“豫都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共患难才会有真情文章》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jinri/45719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