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林州市新闻 >

有了事故,不救人俺心里过不去

[摘要]记者在现场拍到群众自发前来与解放军一起奋勇救援。 □记者刘剑昆 常秀明 通讯员付云周 徐 杰 文/图 6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赵章福打手机组织人员上山救人,村组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普通村民闻讯后自觉加入了救援队伍,这是“3·2”重大交通事故事发地林州市五...


记者在现场拍到群众自发前来与解放军一起奋勇救援。

□记者刘剑昆 常秀明 通讯员付云周 徐 杰 文/图

6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赵章福打手机组织人员上山救人,村组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普通村民闻讯后自觉加入了救援队伍,这是“3·2”重大交通事故事发地林州市五龙镇阳和村众农民的行动。赵章福说:“生命危在旦夕,救人是义不容辞的事!”危急关头,这些朴实的农民铁肩担道义,齐心协力救援,展现了侠肝义胆的情怀,书写了见义勇为的感人故事。

干部和党员都冲上去了

“快上山救人!快上山救人!李家庄自然村南面山坡上有客车翻了!”事故发生后,阳和村的20多位村组干部和共产党员接到通知,连夜组织干部群众上山,抢救伤员。

3月3日凌晨,记者在救援现场看到,参加救援的有当地多位农民。他们有的抬担架,有的带路,有的照明,有的向陡坡上运送救援设施。在现场架设的射灯照射下,可以看见好多人脸上正流着汗水。

“我是当天23时40分左右接到镇政府、派出所的通知,然后通过手机和广播,立即组织人员上山救人。上去的第一批人有任明喜、李章生、李县喜、秦富江、崔启拴、秦春生、任秋伏、任喜生、任国庆、任喜发、任安生、任随启等20多名村组干部和党员,后来还有部分群众也上去了。”3月5日,阳和村6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赵章福介绍说。而赵章福没有介绍的情况是,他是当天上山抢救伤员的村民中年龄最大的。

当晚,这20多人分别乘坐任随启和秦富江驾驶的机动车赶到现场。由于伤员们被“抛撒”在陡峭的山坡上,而山坡上荆棘密布,再加上天黑路窄,赵章福等人是“连滚带爬”赶到伤者附近的。任随启说:“当时我们赶到那一处地点,有六七个人躺在地上。我们先摸鼻息,先救有呼吸的伤员。受地形限制,救一个伤者需要四五个人协作,一个背的,两个扶的,一个拉的,一个在前挡的。天黑也看不清路,深一脚浅一脚,把他们往救护车上抢送。”

当天夜里,村民小组长秦富江一听有紧急情况,披上春节期间穿着的新西服就往外走。穿过荆棘丛,他和群众摸到了一个头破血流的孩子,他在众人的帮助下背起这个孩子下山。孩子头上流出的血灌进了他的脖颈,浸湿了衣服,但他顾不上这些。快到坡底时,他们发现孩子没了气息。看着孩子,秦富江捶胸顿足地说:“孩子,你坚持一下啊,没救活你我愧疚啊!”

据了解,赵章福等村民共抢送了三男一女四名伤员。

在后方,更多的阳和村村民参与到救援中来。今年78岁的老党员张党贵当夜听到焦躁的声音后,就起床出门看是啥情况,但碍于年事已高,他没能冲到第一线。由于张党贵家距客车坠落地点较近,临时指挥部便设在他家。妇女徐莲萍、赵会清赶到张党贵家负责烧火做饭,好让奋战一夜、精疲力竭的救援人员能喝上一口热水,吃上一口热饭。

不去救人俺心里过不去

“脚要踩好了,跟着我的灯光走!”3月3日凌晨2时50分许,记者在救援现场看到一位妇女打着手电筒,为抬担架的救援人员照明。

等她返回的时候,记者在简短的对话中知道她叫张秀娥,是和丈夫李国俊一起来救援的。3月5日,记者在五龙镇深入采访时才得知,她名字叫张俊娥,救援当天人声嘈杂,记者听错了她的名字。她家也住在阳和村,只是同丈夫在五龙镇金刚山一带经营一个电器超市。她34岁,是当晚主动参与救援的唯一女性群众。

3月2日23时50分左右,五龙镇政府工作人员敲开了他们的店门,说是救人急需手电筒,让他们赶快拿22个。夫妻俩不敢怠慢,一边到货架上取手电筒,一边问该工作人员发生了什么事。“一听说是老家南边的山上有辆客车翻了,我妻子就坐不住了。”丈夫李国俊说,他的妻子在五龙镇政府工作人员离开电器超市后,就催促他赶快开车赶往事发现场。张俊娥说:“俺心里难受,咱们去救人吧,如果不去救人,俺心里就过不去。”

李国俊心里也很焦急,忙出店门发动自家的面包车。张俊娥推醒正在熟睡的13岁的大儿子,让他小心照看超市,便从货架上拿了一个手电筒,随手把店门一关就出门了。

夫妻俩开车赶到了阳和村李家庄自然村的西边。为给救护车让道,上山的其他车辆禁行。夫妻俩把车停在了路边,随即上了一辆刚刚赶到的救护车。“我们俩是当地人,救护人员让我们领路。”李国俊说。夫妻俩乘坐救护车来到客车侧翻的公路边,一下车就听到山崖下有人哭喊。“声音虽然不大,但我知道人肯定在下边。当时想都没想,就和丈夫从上边滑到了半山腰。”张俊娥说,她和丈夫的裤子都磨破了,手上也划了几道血痕,直到天亮她才觉得手有点疼。

夫妻俩和村里从下往上搜寻的群众会合后,立即投入到救援中。丈夫和其他群众一起背伤员下山,妻子拿手电筒为他们照明。“碰到遇难人员,俊娥总要随手拿起衣物为他们盖上。”赵章福看到有群众主动上山救援,心里很是感动,对张俊娥的举动大加赞赏。

几位消防战士看到张俊娥在陡坡上帮助救援,怕出现意外,劝她不要上去。张俊娥却说:“让我去吧,我男人也在救援,我不会输给你们!”

山陡无路,荆棘丛生,每救一名伤者,都要五六名群众协作才能完成。而从山腰上把伤者背到救护车上,又需要40分钟左右。“我和妻子一起与大家共背下来4名受伤人员,直到伤员全部被救下山,我们才返回到了店里。”李国俊说,到店里一看表,已是凌晨4时了。

“主动上山救援的不光有我们,还有十多个人。”张俊娥说。后来他们从镇政府工作人员口中得知,当晚为买手电筒,他们敲开了两家超市的门。另一家超市老板任用栓也是阳和村人,他让儿子任中杰到山上为救援人员送手电筒,一到现场,任中杰就投入到了救援工作中,直到7时许才返回店里。任中杰说:“我和父亲都是党员,又是阳和村的,听说出事后,我父亲执意要去,考虑到我父亲的年龄,我让他待在店里,让我的同学李军法和我一块儿上山了。”


《有了事故,不救人俺心里过不去》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14012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