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01 22:26 我要投稿
图为范土芹在家中照看重孙女
□记者 刘剑昆 通讯员 陈广红 李俊生 文/图55年前,在山西省平顺县白杨坡村,一名24岁的林州妇女白天到修渠工地出工,晚上给房东家没奶吃的孩子喂奶,演绎了一段林(县)平(顺)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这个故事曾在红旗渠建设工地流传,55年过去了,至今仍有不少人牵挂着这对“母子”。在红旗渠通水50周年纪念日前夕,记者经林州市旅游局原局长王宏民、任村镇牛岭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学增和平顺县石城镇白杨坡村党支部书记岳安龙等多位热心人牵线搭桥,寻找这对“母子”,感受他们的真情。
毛毛就是俺的孩儿
3月9日,记者在林州市姚村镇西丰村找到当年的奶娘范土芹家。她58岁的大儿子郭相超热情地把记者引进家门,两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敞亮的院里。郭相超介绍,父亲今年80岁,母亲79岁,3年前母亲生了一场大病,现在恢复得不错。
聊起当年修渠的事,范土芹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1960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俺家相超才两岁多,俺就上了修渠工地。”
老人说,西丰村第一批上了100多人,先在平顺县王家庄村干了半个月,随后又转到平顺县白杨坡村。到白杨坡村第一晚,由于民工多,住的地方小,人们住在一个驴圈里,背靠背坐着挨过了一晚上。“当时人们的干劲儿可大了,上边号召说大干100天,把漳河水带回家呢。每天天不亮就上工,天黑才收工,妇女和男人一样打钎、放炮、推车,啥活儿都干过。”老人说。
说起当奶娘的事,老人回忆:“俺记得房东叫喜先(音),家里有一个十五六岁的闺女叫黑妞,还有一个才四五个月的小男孩毛毛。由于没奶吃,毛毛瘦得皮包骨头,细胳膊细腿,饿得嗷嗷直哭。第一次见面,俺也不嫌他脏,抱过来亲了亲他。毛毛小手乱扑挠,直往俺怀里钻。俺就解开怀,把奶头塞到毛毛嘴里,他就使劲吮起来。他娘说,孩儿可遇上救星了,你以后就给毛毛当奶娘吧。”
范土芹白天上工,晚上收工回来就给毛毛喂奶。毛毛鼻涕连天,浑身脏兮兮的。范土芹一边给他喂奶,一边用手指给他揩净小脸。“收工后,每当看到小羊羔咩咩叫着找奶吃时,俺就想起在家的孩子,就想哭。给毛毛喂奶,俺就把他当成俺亲儿。”范土芹说。
范土芹和房东一家越处越好,感情越来越深。后来,范土芹晚上就和毛毛、毛毛娘睡到一个土炕上。毛毛娘还把家里晒的柿皮、柿块让范土芹和她的姐妹们充饥,有时也会熬些小米粥和面糊糊让范土芹补充营养,以增加奶水。有一次,毛毛高烧几天,病得很重,水米不进,范土芹把他抱到自己的被窝喂奶。3天后,毛毛烧退了,病好了。毛毛娘逢人就说:“林县人真好,是人家土芹救了俺毛毛一条命。”
4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小毛毛由当初的黄皮寡瘦孩儿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胖小孩儿。范土芹就要回家了,临走时她让毛毛吃了最后一回奶,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白杨坡村,就像离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魂牵梦绕半个多世纪
50多年过去了,范土芹再也没有回过白杨坡村,再也没有见过她奶了4个月的毛毛。如今她已是四世同堂,一家人过着平和安宁的日子。
“人老了容易怀旧,我常常和老伴儿说起毛毛,他现在也该是50多岁的人了,可能也当爷爷了吧。可惜我腿脚不灵便,不能出远门,要不真想再去白杨坡看看呢。”老人念叨着。
房东姓什么?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范土芹已不记得了。
“白天上工很累,晚上再喂孩子奶也累,但心里踏实。咱也不图人家什么,就觉得孩子没奶吃可怜。只记得房东那时40岁左右,孩子叫毛毛,其他都不记得了。”范土芹说。
范土芹的大儿子郭相超给记者提供了一条线索:“刚分了地那会儿,平顺县有人到俺村犁地时,他说自己是白杨坡村的。我就向他打听,说起俺娘在那儿修渠时奶过一个小孩的事。那个人说他就是小孩儿的父亲,他说他儿子在平顺县耽车乡上班。这是二十七八年前的事了,后来再也没有联系过。”
为了圆老人再见毛毛一面的心愿,经地处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任村镇牛岭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学增介绍,记者联系上了平顺县石城镇白杨坡村党支部书记岳安龙。岳安龙非常热心,答应帮忙找找这家人。
毛毛要回林州看奶娘
4天后,岳安龙给记者打来电话,兴奋地说:“我找到人啦,这个人叫岳建堂,现在住在东庄村。他姐姐叫岳玉香,就在白杨坡村住。他姐姐今年71岁,说真有这么回事。我马上把岳建堂的电话号码告诉你!”
记者拨通了岳建堂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人洪亮的声音:“你好,哪位?”
记者把相关情况作了介绍。电话那头的岳建堂声音很激动:“我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孩,我今年56岁了。我年轻时候,母亲就一直给我念叨,说我在林县有个奶娘,在关键时候救了我的命,让我不能忘了奶娘的恩情。”
岳建堂说,母亲也托人打听过奶娘的下落,因为相距六七十公里,联系不便,找了几次也没有结果。这也成了他母亲的一个心病。“我母亲说那时候我才几个月大,因家里穷,那个时候又没有奶粉,熬的面糊糊不放糖我就不吃,我很瘦很瘦。奶娘让我吃了几个月奶,我的身体就好多了。”岳建堂说。
“我母亲叫岳许先,已经过世十几年了,若在世的话,今年就92岁了。”岳建堂补充道,“我奶娘身体还好吧?家里还有什么人?”岳建堂赶紧问。
记者向他介绍了范土芹老人的近况,说老人家一直想再回故地看看,只是年事已高,不能再出远门。岳建堂说他在山西省第三建筑公司上班,等方便的时候,一定到林州看看奶娘。记者把范土芹大儿子郭相超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岳建堂。
3月中旬的一天,郭相超给记者打来电话,兴奋地说:“谢谢你们牵线搭桥,终于找到当年的毛毛了。毛毛打电话说,是俺娘在关键时候救了他的命。俺娘也很高兴,真是没想到还能再找到当年的毛毛。”
由于范土芹老人身体不好,再加上毛毛现在在太原,老人未能实现重回修渠故地、再访当年房东的愿望,但这对失去联系50多年的“母子”今天能够再续前缘,记者也感到由衷的欣慰,真诚祝愿这对“母子”重逢的日子早日到来。
(注:1994年林县撤县建市,更名为林州市)
《红旗渠工地的“林县奶娘”》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14702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