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6 01:00 我要投稿
□记者刘剑昆
“热心人捐助村里的公益事业,这是造福百姓的好事。”4月13日上午,谈起村里两位热心村民的义举,林州市横水镇北台村党支部书记常金顺心存感激。
常金顺说的热心村民是李海军和常广楼。近年,李海军先后捐款30多万元,为村里修路,举办重阳节敬老活动。常广楼先后捐款4.5万元,为村里安装监控设备,支持敬老活动,今年又承诺捐助10万元帮助村里修路。
“北台村的李海军和常广楼是横水镇在外人员回报家乡的代表。这些年,在外人员回乡捐助公益事业已经蔚然成风,甚至还在明争暗赛。”横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维兵感慨地说。
安新增:十多年捐款数百万元
“我们南庄村的变化与安新增分不开,十几年了,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做好事。”在南庄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国说起村里的变化时,言语中透着对村民安新增的敬意。
王建国说:“安新增在外从事建筑业,十多年捐款400多万元。自1999年开始,他每年都向村里捐款10万元。近年,他捐款53万元建设了村小学,捐款24万元建设了戏楼,捐款16万元建设了村里的压力池。此外,他每年为北庄自然村村民吃水捐款两万多元,每年捐款3万元给全村的老人送大米和食用油。十几年了,他累计为村里硬化街道捐款100多万元。去年,村里安装天然气,他又捐款10万元。”
公益之心会感染人,安新增的义举带动了很多村民。去年,村里安装天然气,热心村民共捐款38万元,为每户村民减轻了500元的负担。王建国随口道出了热心村民的姓名和捐款金额:“杨军杰捐款10万元,路清林、崔志峰、路文吉各两万元,陈金富、杨陆林、崔计生等人各1万元……”
新庄村:重阳节敬老要排队
“这些年,我们新庄村的重阳节敬老活动都是排队进行,村里老人可高兴了,都说活在这个时代享福了。”4月13日,新庄村党支部书记董现吉告诉记者。
自2011年起,新庄村每年都要举办重阳节敬老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让老年人吃“敬老餐”,让老年人看戏,向老年人发放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礼品,每年的费用需要1.3万元至1.5万元。“费用都不用村里负担,都是村里贤达人士的捐款,我们村干部只是负责组织。他们争抢着要捐款,村党支部、村委会只好给他们排队。2011年到2014年的敬老活动是崔进才、郭文杰、刘志军、崔明周捐的款,今年到2017年,敬老活动将由张永增、董进军、郭晋周捐款。”董现吉说。
敬老活动的捐款只是个“零头”,新庄村贤达人士还有更多义举。
近年,郭晋周先后捐款近70万元,帮助村里安装天然气,搞文化活动,为村小学学生购买校服。董进军捐款57万元,帮助村里安装天然气,建文化广场和老年活动室,每年春节还给70岁以上老人送礼,为村小学每个教室配备了电脑,并奖励教师和学生,资助特困学生。郭文杰先后捐款20多万元,救助特困家庭和患有重大疾病的村民,为村小学更换了窗户、配备了空调。
洹河畔:不尽爱心滚滚来
“树高千尺也不能忘了根,咱一定要回报家乡。”这是横水镇河北村村民李文顺的话。二十多年来,虽然在东北打拼,但是他时刻牵挂着家乡,捐款数百万元支持家乡的教育、卫生、交通和新农村建设事业。2010年,他向林州市慈善事业认捐1000万元,并且按照承诺每年兑现。2014年2月,他再次慷慨捐出1亿元用于林州市的慈善事业。他获悉家乡正在发展坡地经济情况后,成立了林州市文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上亿元建设横水镇万亩核桃林基地,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 扶贫转变,收益完全贡献给家乡,展现出一位慈善家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博大胸怀。
“洹河滋润的热土上,勤劳的人民古道热肠,爱心如潮。”横水镇党委书记王明岐由衷地赞叹道。他向记者列举了他所知道的百姓义举——
蒋壑村的李建民捐款数百万元为家乡修路铺街,兴修水利;
后白村的刘文现捐款数百万元扶贫济困,兴教助学,支援家乡新农村建设;
范家庄村的蔡彦周捐资为家乡硬化街道,修筑桥梁;
九家庄村的马万兵、马玉生和马迷金为家乡修桥带头捐款,马万兵自2011年以来每年捐款敬老;
前白村的刘榜福为村里硬化背街小巷贡献了70多万元的商品砼;
…………
情系桑梓彰显赤子情怀,大爱如潮激荡洹河波涛。捐助公益已成为横水镇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动人乐章。
《公益捐助 风行横水》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15561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