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21 08:58 我要投稿
□记者??刘剑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美丽的山城林州市,由60多位老年书画爱好者组成的老年书画研究会以火热的情怀投身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帮贫济困,援助灾区,送文化下乡,他们成为一股传播温暖与爱心的力量。这支队伍又被称为老年书画义工队。5月7日,在林州市召开的慈善工作会议上,这支义工队被授予“慈善公益奖”。
?点亮残障青年的人生希望
?“是几位热心的爷爷奶奶点亮了我人生的希望,让我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5月8日,在外从事彩绘工作的聋哑青年马伟凯回家乡林州市五龙镇河头村探亲,用手语让母亲转达他对老年书画义工队的感激之情。
?马伟凯今年29岁,他的成长可谓历经磨难。由于家在山区,他直到12岁才到林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上学,但他聪明好学,心灵手巧。2007年,他考入中州大学绘画专业。谁知刚上完大学一年级,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弟弟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母亲董书梅鼓励他要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够自强自立。他在大学刻苦学习,绘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10年,他大学毕业。然而,因为残疾,他想通过绘画实现创业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这让他对生活感到灰心。
?2011年6月,林州市老年书画义工队队长杨山栋等人得知马伟凯的遭遇后,决定帮助他。他们将马伟凯吸收为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会员,并向该市紫光斋文化市场董事长刘万林求助。刘万林在紫光斋文化市场为马伟凯免费提供了一间工作室,供他进行绘画创作。
?马伟凯非常希望拥有一台电脑进行创作,但他自身的经济条件根本不允许。杨山栋向该市慈善总会寻求帮助,慈善总会很快为马伟凯买来一台电脑。这些年,马伟凯从事彩绘工作,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托起农家姐弟的求学梦
?“闺女啊,你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向老年书画义工队的爷爷奶奶学习,帮助别人。”5月3日,林州市茶店镇胡家沟村的村民刘章根通过电话嘱咐在河南理工万方科技学院读书的女儿。
?刘章根患有强直性脊椎炎,腰不能直,头不能抬。妻子离家出走后,他靠养鸡供儿女上学。可是,两年前饲料涨价,他欠下3000元饲料款。去年春天,在林州市体校上学的儿子刘世云因父亲无钱为他交学费而负气外出打工。去年,女儿刘小云考上大学,刘章根又为女儿的学费发愁。
?老年书画义工队的王银珊和秦先启得知情况后热心相助。他们先给刘小云800元钱,支持她趁暑假跟同学外出打工挣学费。然后,王银珊写了一篇文章《谁能帮她圆梦大学》投书媒体,发表后引起爱心人士的关注。林州市的李四和申红旺两位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帮刘章根的儿女圆求学梦。李四帮助刘小云,资助1.5万元帮她进入大学校园。申红旺资助5000元,帮助刘世云继续在林州市体校完成学业。
?传播慈善温暖人心
?“慈善无处不在,好人就在身边。”“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我捐款,我快乐;我慈善,我高兴。”近年,老年书画义工队的宣传口号在林州市可谓家喻户晓,他们的慈善活动更是温暖人心。
?2012年9月,老年书画义工队在林州市区部分小区举办了“慈善进社区”活动,得到了居民的积极响应,孙银芳、李艳芳、李翠芳各捐款1000元,该市第一实验小学的王一瑞等十几名小学生也到活动现场捐献出了自己的零花钱。该义工队在短时间内接受捐款1.4万元、衣物1400件。
?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地震,老年书画义工队根据林州市慈善总会的安排在该市汽车站设立了救助善款接收站,3天时间为地震灾区募集善款7000多元。
?近年,老年书画义工队积极参加该市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他们还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多幅书画作品,义卖义捐。每年春节前夕,他们还冒着严寒到该市市区广场和农村,为群众义写春联。说起这些活动,杨山栋感慨地说:“积德行善仁而寿,仗义疏财福而康。善行天下,我们老年人要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慈善事业作贡献。”
《最美夕阳红 爱心暖山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17640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