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14 11:46 我要投稿
图为申保红(右一)在施工现场
?□记者?刘剑昆?实习生?郭荣?文/图?“能在俺村生活真是有福气,今年还要建成新的幼儿园、小学,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多好呀,这全是托俺村好支书的福啊。”7月9日,在林州市冯家口村,60岁的常贵生笑得合不拢嘴。
?常贵生口中的好支书就是申保红。他不善言谈,只信奉说得好不如干得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0年来,他坚持致力于把家乡建设成美丽、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脱贫致富惠乡亲
?申保红是苦孩子出身。从小学到初中,他学习一直很优秀,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年少的他曾经憧憬过美好的大学生活。然而,申保红读初中三年级时,父亲突然去世,他被迫辍学,外出到建筑工地打工。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得到了更快成长。25岁那年,他决定留在村里为建设家乡付出自己的青春热血。当时到村委会工作的年薪还不足外出打工的1/10,可是申保红说干就干,下定决心要在家乡干出一番成就,让家乡变得富裕。由于工作突出,2002年,他当选村委会主任,2005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
?申保红曾反复思考如何把村子发展好,建设好。他学习周边先进村的经验,结合本村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一开始就确立了“兴企富民”的发展路子。2002年当选村委会主任后,他四处奔走招商引资,当年就有18家企业相继落户村工业小区,除安排该村劳动力550余人就业外,还安排外来就业人员900余人。工业发展带动了服务业发展,2012年,申保红带领村“两委”班子在村北建成了一条商业街,有各类工商户100余家。他告诉记者,去年一年,该村工业总产值达3.2亿元,上缴国家税收15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
?不管怎么发展,申保红工作的重点都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2002年开始,冯家口村免除了村民的农业税,这比河南省实施免除农业税政策提前了3年。2002年,村里投资20多万元打机井,免费为各家各户安装了自来水管。从2003年开始,该村每月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优待金30元,每年为60岁至70岁的老人发放大米、食用油,全村群众年终人人有福利。2009年,该村投资140余万元,在林州市率先通了天然气,没有让老百姓拿一分钱。去年,村里投资150万元建成了林州市第一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
?无私奉献爱吃亏
?“俺村里不管干啥事,老申总是冲在最前面。俺村人都知道他没少出力,也没少吃亏,心里都敬重他。”村民常便芹对记者说。
?2011年3月,途经姚村的省道东南公路准备拓宽,涉及该村74户村民的征地拆迁问题。申保红二话没说,第一个接受拆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申保红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方面和村民沟通,说明省道扩建的重要意义和将来对本村的积极影响,号召大家牺牲眼前利益,顾及长远利益;另一方面,他向村民保证一定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让补偿款及时到位,同时承诺帮助村民完善新住所的配套设施。在他的引导下,这74户村民的征地拆迁问题仅用40余天就顺利完成,极大地保证了省道扩建的顺利完工,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
?说起未来的规划,他坚定地告诉记者,今年9月,村里的公办幼儿园和小学就可以招生了,接下来会进一步搞好城镇建设,让老百姓在5年至10年内全部搬进水、电、路、气、暖服务到位、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时利用冯家口村的地理优势,合理规划,发展商贸业。
?记者感言:“老百姓的事没有小事,只要大家能满意,自己吃点亏算啥。”谈及2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的申保红说出的话跟他的形象一样朴实无华。申保红工作务实,无心追求虚名,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如果广大基层干部都能像申保红一样有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何愁我们的各项工作不上新台阶。
?
?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坚守美丽家园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20503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