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7 10:33 我要投稿
长嫂如母?? 范梅芹演绎现代版“嫂娘”
图为范梅芹在田间劳作
□记者 郭 荣 文/图?林州市河顺镇石村的范梅芹,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家中长嫂,40年无怨无悔在夫家倾心奉献,用她的淳朴和善良,演绎着现代版的“嫂娘”故事。
?她同时照顾三个小叔子
?“梅芹可真是个大好人,没几个人能像她一样做到对兄弟这么好的。”村民崔海莲一听说记者前来采访范梅芹就忍不住说。8月14日,记者来到河顺镇石村范梅芹家,皮肤黝黑的范梅芹刚从地里回来。
?40年前,20岁的范梅芹嫁到崔用生家。崔用生是家中长子,下面有三个兄弟,其中最小的兄弟崔红现当时才3岁。结婚没几年,婆婆就患病瘫痪在床,范梅芹主动挑起了照顾老人和兄弟的重担。之后公婆相继去世,一家人全靠崔用生和范梅芹养活。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就这样,范梅芹当起了“嫂娘”。“俺是老大,不管不行。”范梅芹说,丈夫崔用生负责外出打工挣钱,自己在家负责种地和照顾全家人生活,她认为这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自始至终毫无怨言。
?常言道,长嫂如母。婆婆去世后,范梅芹还挑起另一个重担,帮小叔子们成家立业。老二崔新生和范梅芹同岁,当时她把嗷嗷待哺的孩子送回娘家,自己和丈夫帮忙给老二盖房娶媳妇,不仅把家里积蓄花光,还把左邻右舍都借了个遍。后来,老三、老四相继到了结婚的年龄仍形单影只,她又暗暗着急。说到此处,范梅芹扭过身轻拭滑下的泪水,在农村找媳妇是最大的事,也是最难的事,但是范梅芹坚持要帮兄弟成家,于是托朋友求亲戚,甚至动员娘家人,只要能搭得上话的一个也没落下,求人给小叔子做媒介绍对象。有人说:“娶媳妇你们往哪娶啊,总不能兄弟三家挤在两间土坯房中啊?”当时范梅芹何尝不想盖新房,可哪有钱啊,亲戚朋友早都借遍了,最终她一狠心卖掉了当年收获的玉米,然后让在外打工的儿子借了一部分钱,最终盖了两间瓦房,为小叔子“筑巢引凤”。
?崔用生在外打工,偶尔回家,总是尽可能多地帮范梅芹分担一些家务。他说:“我媳妇是天底下心肠最好、最善良的女人,跟着我没享过什么福,却吃了不少苦。她比我都疼俺兄弟。”对于自己的辛苦付出,范梅芹一点也不后悔。她说,不管有多难,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个大家庭操持得越来越好。
?“没有俺嫂就没我的今天”
?看着父母相继离世,当时年仅9岁的崔红现心里特别悲伤,善解人意的范梅芹含泪抱着红现说:“就算爹娘不在了,还有哥嫂呢!”一句朴实的话语变成了几十年的坚守。
?“娘家人都对我有意见,埋怨我太傻,不顾自己家人。”范梅芹回忆,1993年冬,当时红现和她娘家侄儿都准备结婚,娘家人来找范梅芹借钱,范梅芹不借,可是她却把自己的身份证和存折都交给红现,让他结婚时用钱。娘家人对此很生气,可是范梅芹却说,不管怎样也要先帮兄弟成家,再管下一代的事儿。
?“房子是俺嫂子在家一砖一瓦给俺盖的,媳妇儿是俺嫂子从娘家村给俺找的,俺的闺女、儿子也都是俺嫂子帮忙照看大的。去年俺儿结婚,俺嫂子又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叫俺用。”崔红现告诉记者,大半辈子嫂子都在帮助他,“没有俺嫂就没我的今天。”说话时,他眼里噙着泪水,满是感激。
?如今,崔家四兄弟都是常年在外打工,范梅芹则留在家中料理家务、耕种农田。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吃完早饭后就去隔壁小叔子家看看有啥需要帮忙的,或者去忙田里的农活,有时也打些零工,生活虽艰辛却也充实。
?“俺村有个范梅芹,勤俭持家是能人,既当大嫂又当娘。夜里纺棉又织布,为给兄弟娶媳妇,为给兄弟盖新房,日夜操劳睡不着……”邻居常五金给记者念起了自己编的顺口溜。
?范梅芹用最朴实的爱,感染着家人,照顾着兄弟。“日子虽然苦点,但是看见我兄弟们很好,看见这一家子很好,我就很高兴。”范梅芹爽朗的笑声让人感到亲切。
?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长嫂如母》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22590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