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安阳新闻 > 林州市新闻 >

红旗渠申遗:踏遍青山路正长

[摘要]资料图 □记者??李瑞峰??常秀明?? ????8月7日,林州市召开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动员会,标志着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那么,红旗渠是否具备申遗条件?申遗后,对红旗渠、对当地发展有何影响?对当地群众有何影响?为此,8月20日记者走访了林...

资料图

□记者??李瑞峰??常秀明??

?8月7日,林州市召开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动员会,标志着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那么,红旗渠是否具备申遗条件?申遗后,对红旗渠、对当地发展有何影响?对当地群众有何影响?为此,8月20日记者走访了林州市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和林州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申遗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但申遗还有许多工作需长期努力。此外,红旗渠如果申遗成功,将会给当地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动力。

?红旗渠申遗?呼声已有十年

?“红旗渠申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8月20日,记者走访了林州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6年红旗渠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现了红旗渠在国内的社会作用和历史价值。半个世纪之前,劳动人民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削山拓路苦战十个春秋,修建完成重大水利工程,建起一道“人工天河”。不仅有效解决了饮水灌溉问题,也在太行之巅留下一个时代的奇迹。

?如今,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获得国家“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殊荣。多年以来,红旗渠相继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万名政要、社会名流以及数百万国内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旅游观光。

?“红旗渠申遗呼声早已有之。”林州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2005年,安阳市政协常委、市文联副主席赵河铭首次提出红旗渠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进行了可行性调研。2007年,红旗渠申遗的提案登上了全国“两会”。这是全国第一个将“红色经典”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提出申请的项目。2014年,赵河铭在安阳市“两会”上提交了红旗渠申遗提案,并得到了市里主要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2015年8月7日,林州市正式启动申遗工作,并成立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并聘请专家成立申遗专家组,为该市申遗工作进行指导。

?提上日程?还需长期努力

?“目前,我市人民政府关于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请示,已呈报安阳市人民政府,安阳市人民政府已呈报河南省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在实施编制红旗渠文物保护总体规划。”8月20日,记者致电林州市红旗渠灌区管理处负责人王广周,据王广周介绍,该单位已经聘请专家组着手红旗渠申遗工作。目前,申报材料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已着手准备。该单位还结合平时运行管理经验草拟了红旗渠保护条例,准备上报相关单位。

?“申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林州市文广新局局长申保伏说,申遗是个复杂的过程,申遗工作分为逐级呈报、入列预备名单、颁布保护条例和迎接专家实地考察评估等十几个工作程序。

?申遗成功?可促进全面发展

?“首先会更好地保护红旗渠。”申保伏称,对于红旗渠自身来说,通过申遗可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同时,申遗可以提升林州市在世界上的影响和文化地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当地带来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品牌和旅游热点。

?据了解,2006年7月13日,安阳殷墟申遗成功后,给安阳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殷墟申遗成功一年内,前来殷墟观光旅游的外国人明显增多,有2.5万人。创外汇67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8%。国内游客的“殷墟热度”也不减,2007年1月至6月,前往殷墟参观的人数有643万余人,与申遗前的同期相比,增长18.8%。申遗成功一年来的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亿元。

?殷墟申遗成功后,殷墟旁边小屯村的村民们得到了实惠。不少村民还开起了旅游产品店,祖祖辈辈做农民的村民们,如今谈的多是如何利用世界遗产所在地的天然优势找商机。

?据了解,联合国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条,其中遗址的定义是:从历史、美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结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的地区。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有世界遗产48处,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意大利的51处。其中我们河南有5处,分别是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以及丝绸之路。而在我国48处世界遗产中,作为水利工程入选的有都江堰和大运河。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


《红旗渠申遗:踏遍青山路正长》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nyang.yuduxx.com/linzhou/23233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